三 紛擾內務(下)(1 / 2)

一向對民和善的趙王爺使出雷霆手段,抓了這麼多的人,把躍躍欲試也打算下水摸魚的人給鎮住了,他們這才發現,在這個地盤裏,總歸還是趙王爺的天下,還容不得他們胡來。

從趙風成婚後開始,這場社會風氣整頓運動足足進行了二個多月,開始行動就抓了六千多人,後來經過審理招供又牽連出了二千多人,這些人大部份是土生土長的原住黑幫派,一向低調行事隱藏得很好,但流民新興的團夥開始威脅了他們的生存,便與新興的團夥們進行了火拚、拉攏和分化。這些新興的流民團夥被抓獲後,他們可沒有什麼江湖義氣、兩脅插刀之說,剛一審問就如同竹筒子倒豆一般,招供出了所知道的一切,同時也不忘拉別人一把,把這些老幫派也招供了出來,以求得到寬恕。

一共九千多人,從中更是排查出了一百多個殺人犯,裏麵有不少是前幾年追捕不到的案犯;在勾決了二百多名罪大惡極的要犯後,九千人分配到了各地的深山礦場中,成為了免費的勞工,為趙嶽大大的節省了一筆勞工費用。

這二個月裏,各地的警察、駐軍統一行動追捕人犯,法官們嚴格按照律法審理案情。西北三府現在進行聲勢浩大的整風運動,完顏萍也不好意思要求出兵複國,在大本營不安定的情況下,這時起兵簡直就是自找末路,為表示是一家人的親密關係,五千複國軍也分出一部份投入了這場整風運動之中,幫著抓捕了不少的人犯,很是立了點功勞。

大量的社會餘渣被抓捕歸案,讓西北的局麵為之一振,地方顯出一片安靖,浮燥的民心一下子平息了下來。

趙嶽在發布整風命令之後,就開始籌建另外幾件大事--銀行、報紙和身份證。

雖然當地有錢莊之類的可以存錢取錢,發行著銀票,還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但錢莊這一行越來越不適合這個社會了,沉重的銀錠,數額以兩來兌換的銀票,這隻是服務於商家的,對鬥升小民來說,錢莊跟他們無緣,錢莊這一行,何亦斌家族就占了一席之地。

在趙嶽的構想中,他要組建一個現代銀行,名字都想好了--“華夏銀行”,將改製成金本位,現在各地的銀礦大量的出產銀錠,銀子必定會貶值,還是用稀少的金來做標準。隻是誰來管理銀行的人選上讓趙嶽頭痛了起來,對於現代銀行來說,本來馬天平是個很好的人選,盡管他也不太懂經濟,但至少也是懂得那麼一點的,但他現在身負著科技研發的重任,不可能再給他攤派另的任務了,最後還把何初晴從情報係統裏調出來,然後把負責北方趙康方麵情報的優秀地區負責人唐容調回來坐鎮中樞。何初晴在家族裏時就是精通經濟,她比趙琳兒要好動得多,沒事給她幹就會悶個半死,當然趙嶽也不會全靠指望她能做好,還要組建一個銀行顧問團。銀行組建的同時,還要組建造幣司,印製紙幣,鑄造銀、銅等輔幣。華夏銀行不但將成為西北政權央行,發行紙幣也要全麵的向東南鄰國通行,經濟侵略將從銀行開始。

相對於銀行來說,報紙這玩藝就簡單多,趙嶽找來紙張,劃分成四大版塊,首版當然是政府的各類公告,惠民政策;第二版刊載律法類的,刊載一些某人犯了什麼法,獲了什麼罪等等之類的事情,告誡百姓千萬不可以身試法;第三版就專門請一些經驗豐富的老農來講解種植的心得,傳授農業技術小知識等等;第四版屬於商人的,刊登一些經商之道,還有商機廣告等等;如以後有什麼需求則隨時可以改版。

經過二年時間,簡體字已開始大量的西北運用,雖然底層的百姓很少認得字,但四處奔波的商人們或多或少能認識不少的字了,而這份報紙將用一個版麵用來為商人們服務,相信會大受商人們的喜歡。農民們不識字也沒關係,現在各個學院裏的學子基本掌握了簡體字,正好讓他們去給百姓們讀報紙。

學院剛開辦的時候,還有不少的家庭的小孩子不願進這樣的免費學堂讀書,原因為學院裏什麼都教,與傳統的私塾有很大的區別,可以說是沒辦法去朝庭會試入朝為官的,但現在第一期畢業的學子都被分派了工作,得到了優厚的薪水後,學院終於迎來了學子高潮,不過女孩子進學堂讀書還是沒有,專名成立的女生班,也隻是那幾個富家官宦小姐,這還是趙嶽下令所有官吏家中的子女都必須去上學才進來的,這讓趙嶽很是鬱悶,難道讓女子念書就真的那麼難嗎?千年的習俗真的是很難以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