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後,參謀部的參謀們各自拿出了他們的第一份考卷,這是他們絞計腦汁謀劃來的,認為最為可行的方案,都希望能一舉力壓眾人,出人頭地。

這十幾份方案呈交何亦斌後,何亦斌仔細看了後,覺得每份方案都有優點,但缺點了不少,當然這些人都是初次做這樣的策劃,其中的不足也是難免的。

方案批閱過後,自然需要把大家集起來進行一番討論。每人分頭準備方案是為了培養個人的謀劃策略,集起來討論就是集眾之長修補不足了。雖然何亦斌現在是總參謀長,但軍務上的事情,他現在還不能全權作主,又是第一次用這樣的方式來謀劃軍事方案,自然是少不了統帥府的,所以這場討論會趙嶽和趙風也就應順的出席了。

眾人坐定在橢圓形會議桌四周後,何亦斌首先發言道:“參謀部成立後,在這幾天裏各位用自己的一身所學,拿出了自認滿意的第一份方案,各位的方案我都看了,二位王爺也一起參於批閱了,今天召大家一起會議的目的,就是探討各位方案的長處於不足,集大家的智慧,拿出一個最好最穩妥的方案出來,大家都是從軍校裏培養出來的,也就是王爺的弟子,下麵請王爺來為大家指點。”

會議廳裏響起了掌聲,這些參謀都是軍校早期畢業的學生,在軍校時就經常的得到趙嶽的指點,對趙嶽那是佩服得不得了,現在王爺再度現身說教,自然是異常的歡迎。

趙嶽含笑著走到懸掛著金風國地圖的牆壁前,道:“在坐的各位參謀員,都是軍校早期的優秀畢業生,下到部隊後,都是戰功卓越,才一年多時間就從尉官一路升到了中校上校,我很高興你們能有這樣的成績。現在你們都變成了居於幕後的人物,就很少有上戰場麵對麵於敵人作戰的可能,但戰場也是一樣要上的,當然不是讓你們也上去與敵人拚命,而是在戰中與戰後收集記錄資料,作為日後的參考;也有可能被調入各地部隊,作為作戰參謀隨軍作戰,掌控大局。不要怕因為居於幕後而沒有立功的機會,每一場戰鬥因為有你們的策劃都少不了你們的功勞。”

這話讓原本以為成了文官再無立不了戰功的參謀們徹底的放心了,在部隊領兵時還不一定能輪到自己的部隊上戰場,而處在參謀部以後每一場戰爭都離不開他們的策劃,隻要自己用心策劃就可以了。

“因為火器的出現,戰爭的模式已經改變成了遠程打擊模式,以前的刀對刀馬對馬的在戰場上你砍我殺的戰鬥將越來越少,而遠程的槍戰、炮戰、陣地戰、伏擊戰等等越來越多,戰爭模式的改變,那麼我們的思想也要隨之改變,戰爭是需要全盤考慮的,敵人的經濟、供給、兵力、輜重,就是連領兵的將官喜好都要把他了解透徹,這就是所謂的知已知彼,百戰不殆。”

“。。。。。。參謀這個工作,說白了也就是以前的軍師,但參謀又與軍師不同,軍師在以前是處於可有可無的狀態,但現在不同以往了,職能上麵也細化起來,參謀與將官各有所重,互補長短,盡可能的增強作戰能力,如果說一個師長是師隊的軀幹和支持,那麼師參謀長就是這個師的靈魂和思想,這個比喻雖然有點牽強,但也差不了多少。。。。。。”

趙嶽的講話引來參謀們的陣陣掌聲,每個人都是那般的崇敬,在他們的心目中,王爺就是他們心中天,能得到王爺的教誨,那又是何等的榮耀。

“。。。。。。下麵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各位針對金風國的方案。這次出兵金風國,是完顏公主的五千複國軍為主力,複國軍因為隻有五千兵力,所以已定下走街亭——寧邊南線,我們隻是以友軍的身份進入金風國,大家也是按照這條去製定方案的。我看過了各位的方案,各位的方案可歸為三類,第一類是我軍分出一個師完全以友軍的方式與複國軍一起進攻,路線走最近街亭——寧邊南線,以最小的代價,最快的速度攻到金風國京城南京城;第二類也同樣出一個師協助複國軍出兵,但也同時出兵浦和府,能占多少便宜就占多少,盡可能的減少南線的壓力;第三類則是複國軍攻打南線,我軍主力攻打北線,使金風軍不能首尾相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