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帝國的成立,這個有著強大軍事力量的新興國家的出現那是誰都不願樂見的,就吸引了各國各族的皇族們的眼球的,望明國最先發表支持華夏帝國的論調拔了頭籌時,其它各國還在暗中觀察中,暗中盤算是承認該國好還是不承認好。
開國典禮當天金風國女皇完顏萍的講話傳出後,立即讓各國為之驚詫,一個國家居然淪為他國的屬國,也許以後還將合並成一國,這個消息讓不少的人大跌眼鏡。
隨後又傳出了另一條更讓其它國家和民族驚慌消息,望明國憑著兩塊鎮國的天幻神玉,換回了一條火槍生產線和技術支持,各國經過打聽確認這是一條真的消息,就在望明國使團到來的兩天後,火槍生產線的各型機械就開始上路,通過天庭山商路向望明國運去,這條路處於這兩國的後背,就算想派兵去搶,都沒辦法進去,恨得其它各國各族的皇室宗族們真咬牙,隻能怪自己沒搶在望明國的先頭去拔那頭籌。
兩國互建大使館的也同樣是重頭戲,雖然都不太懂個中的意思,但必定逃不出用來聯絡兩國感情,穩固同盟關係的作用。
華夏帝國和望明國的種種動作,趙康雖然也提心吊膽,但他還是擁有大名義的,總歸華夏帝國的地盤脫源於大宋國,可以說大宋國是華夏帝國的宗主國,雖然沒有壓製華夏帝國的辦法,但擁有一個大名義,自認為正義是站在他這一邊的,華夏帝國必定不會亂來;而趙安與華夏帝國一直處於良好的交往中,雖然成立了華夏帝國,但也一往如前的提供著武器裝備,並且還沒有半點拖拉,讓趙安心情好了不少,但華夏帝國的武器也一樣流到了趙康的手中,這讓他有點不舒服,但他也沒有辦法,隻能口頭抗議兩句,華夏帝國想要他與趙康鬥得平分秋色的計謀他也清楚,但他又能有別的什麼辦法。
這裏麵最憂心如焚的當數秦族和商族了,商族處於大漢國的東西北角,望明國的東南部,邊境交界處常年有點磨擦,不過有大漢國作為盟國,望明國也不敢與商族挑起大的事端;而秦族處於望明國的南部,阻擋望明國南下的門戶,那才是望明國的眼中之釘,自望明國建國後,每隔幾十年就要與秦族開戰一次,秦族又與大漢國交惡,隻好投靠了大宋國,要不是靠著大宋國的支援和盛產戰馬,秦族早就給滅族了。現在望明國得到與華夏帝國一樣的火器,怎能不叫這兩個小族心驚膽顫。
商族自然要找宗主大漢國求助,商量個辦法來對付望明國有可能的掘起。可是秦族卻再沒處去找關係,大宋國現在三分天下,原來的依靠自保的能力都沒有,自然不會再關心到他們了。
秦族的族長急得憂心如焚,現在趙康自身難保,還是趕緊去跟華夏帝國拉攏一下關係的好,於是愴促組成的使團,便悄悄的走上去華夏帝國的道路,秦族雖然沒有天幻神玉當國寶,但宗族卻多的是美女,待嫁的公主就有那麼幾個,不是說華夏帝國的大王正是個二十多歲的青年人嗎?
雖然有了王後和貴妃各一人,但一個男人三妻四妾是平常事,便何況一國之王擁有三宮六院才配得上身份,隻要秦族的一個公主入了華夏帝國的後宮,那望明國的威脅不就不了了之,於是秦族打起聯姻這樣的主意,帶著某公主的畫像上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