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榜中如同另一個世界一般,有樹有風,也有房屋川流,一切雖然都隻是幻像,但是這些居住在封神榜中的元神卻都可以像是生前一般。
一群將領環繞著秦政,不斷嚷嚷著要讓自己先出去,秦政一邊敷衍著,一邊四處尋找著目標,很快,在不遠處的一棵樹下,一個二十一二歲的年輕人躺在陰涼處的一塊大石頭上,嘴裏咬著一枝樹葉,臉上是一副放蕩不拘的神情,頭發隻是簡單一束,隻是一個簡單的馬尾辮,微風吹起,額頭前長及脖頸的劉海輕輕搖擺,更顯得玩世不恭。
“諸位,還請少待些時日,先散去吧,朕四處轉轉。”秦政被一種將軍吵得有些煩了。
眾將一看秦政,心中一驚:好家夥,陛下這是煩了,快走吧,別往上蹭了。
“末將等告退!”一群將領齊齊的退到了一邊去。
秦政走到樹下,沒有叫人,隻是靜靜地看著睡著的年輕將軍。
樹,輕輕地搖擺,微風,輕輕地吹,時間就在鳥鳴中漸漸流逝。
“嗯啊……”年輕人伸了一個懶腰,打了一個哈欠,輕輕地活動活動酸軟的脖子,這才慢慢睜開眼睛。
看到自己看麵站著的秦政,青年頓時一震,立刻一個鷂子翻身,快速拍打了一下身上的土,跪倒在地,單手柱刀,朗聲道:“末將甘寧,拜見陛下!”
這青年將軍就是甘寧,甘寧,字興霸。巴郡臨江(今重慶忠縣)人,官至西陵太守,折衝將軍。
少年時好遊俠,糾集人馬,持弓弩,在地方上為非作歹,組成渠師搶奪船隻財物,身佩鈴鐺,衣著華麗,人稱錦帆賊。當地人聞鈴響,即知道是甘寧出現。奪取船貨直到二十多歲,後停止搶劫,熟讀諸子。18歲左右任過蜀郡丞,後曆仕於劉表和黃祖麾下不被重用,期間曾射殺淩統之父淩操,因此與淩統有殺父之仇。
建安十三年(208年),甘寧率部投奔孫權,開始建功立業。破黃祖據楚關,攻曹仁取夷陵,鎮益陽拒關羽,守西陵獲朱光,率騎襲曹營,戰功赫赫,孫權曾說:“孟德有張遼,孤有甘興霸,足可敵矣。”甘寧為人仗義疏財,深得士卒擁戴。這就是秦政了解的甘寧。
甘寧在長江邊上長大,從小桀驁不馴,常常行凶作惡,年少時曾經是水匪,所以才顯得放蕩不羈。當初身為長江錦帆賊的老大頭目,奇遇一位神秘老太,賜他一把“分水破金刀”和一本秘籍《踏浪分水決》,從此他改過浪蕩之心,潛心研讀兵書,決心幹一番大事業,於是他投身到孫權部下,意圖大展宏圖,但是不自然間,放蕩不羈的氣質還是會顯露出來,一直伴隨著甘寧,哪怕現在過了兩千年還是沒有改變。甘寧性情意躁,易於激動,發怒時動輒要打人甚至殺人,而且有時不完全聽孫權的命令。但他勇敢堅毅,豪爽開朗,足智多謀,器重人才,輕財好施,關心部屬,士兵樂於從命。孫權善於用人,“不求備於一人”,能“忘其短而用其長”。在孫權手下,甘寧發揚了自己的優點和長處,成為三國時代有名的“鬥將”。立下了赫赫戰功,威震當時的魏蜀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