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一天時間安排完這方各項事宜,抽空去安撫雨夜屠殺的幸存者--陳玉,對他闡明自己的一些想法,二者合計之後,發現其中確實疑點叢叢。血貝自從那天後便不見影蹤,不知道其在何方遊蕩,更不知該如何與她聯係。事了便與楊升,丁丁踏上旅程。且當作一次散心的機會,相信將來的路一定不好走,讓人氣餒的是,還不清楚自己肩負的命運究竟是怎樣。
帶著此種心情上了火車,一路悶頭大睡,這幾天實在太辛苦,身心都快到崩潰的臨界點。火車行駛過J省地界,有個站口,我們就在那處中途下車,這裏是個小縣城,照楊升的話說,還有百餘裏才能去到道觀。
好不容易叫了一輛汽車,談好價錢,將我們送往目的地,行程偏僻,越走越是渺無人煙,到達一座大山的山腳汽車才返回,楊升的意思,接下來將要步行,我和丫頭是沒吃過這種苦,舟車勞頓的貽害頓顯出來。崎嶇山路匍匐難行,走不了千米就要休息一陣,首次生出不該來的悔恨。
山無名,至少楊升說他不知道是什麼名字,行至半山腰,已能登高望遠,西麵群峰連綿,南麵上端雲海茫茫,東麵是阡陌縱橫的稻田。這裏就象世外桃源,從未受到過任何荼毒。山峰陡峭,周邊突起的一座座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山石崖壁,宛如斧劈刀削一般。
山腰中有條小徑,可及道觀,在他帶領下,我們終於進入一小穀,穀中景色美倫美渙,一條小路盤曲而上,鬱鬱蔥蔥的樹木把整個山穀遮得嚴嚴密密。叢叢蘆竹在輕風中搖弋,山徑上投滿了它們的身影。盡頭是一座不大的觀宇,精致小巧,周圍景物秀麗多姿,一大塊麻石切成的地板一塵不染,實乃避世清修之最佳場所。
道觀為什麼要建在這樣與世隔絕,人跡罕至的小山穀中?此乃我心中的疑惑,並未開口詢問,而是隨著楊升直抵門口。古老的桐木黑漆大門,兩邊牆上各有一聯,左聯曰:“夢中之事,了猶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右聯曰:“迷路之人,法無定法,回頭知非法法也。”卻無橫批,其語境深幽,細細品味,受益良多。
我和丫頭大概受景色感染,多少恢複了點精神麵貌,再不象剛才那麼委頓,丁丁張著玲瓏大眼一個勁地四處張望,作為一個城市人,很難有機會見到這種原生態場合,麵對藏於山澗的幽穀,如此繁花美景,不禁令人比較起古時那唯美飄逸的劍芒如花,羅袖勝雪。現在嘛,就差一個老道舞動寶劍啦……
“咿呀!”楊升推開大門。
內堂不大,卻香煙嫋嫋,供奉著不知為哪路神仙的神像。
“師傅!師傅?”他叫了兩聲,不見回應,然而並無露出驚異之態,衝著我們一笑道:“估計是在老地方。”
道觀後麵有一小塊肥沃的良田,據此推斷,應該是其間自給自足的糧食產地,蓋因離縣城太過遙遠,時常大魚大肉的我,恐怕對清貧的生活難以消受。
穿過良田,行過一片樹林,別有洞天,幕入眼簾的是個小水潭,流水不腐,於外界水源相連,潭水清澈,可見魚兒在其中遊弋。一塊大石上,坐著一位峨冠博帶的老人,留著五縷長須,麵容古雅樸實,身穿寬厚道袍,顯得他本比常人高挺的身段更是偉岸如山,正凝神觀書,頗有出塵飄逸的隱士味兒。
時間是二零XX年,在這個年代還能見到那麼古味濃厚的人,要感歎下,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踏地有聲,三人的到來引得老道側頭探視。
“升兒回來啦,還有兩位貴客,大家旅途辛苦了吧,一會給你們洗塵,來嚐嚐我的清蒸魚。”
意料之外,並沒有詢問我們是誰,這是當師傅的對徒弟的信任,而且他不露絲毫懷疑驚奇神色,加上氣質
獨特,模樣清奇,直覺告訴自己,世外高人也……
來到楊升的蝸居,房間雖小,可一塵不染,似有人天天打掃。招呼我們坐下,楊升道:“我去看看師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