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南行(1 / 2)

又盤桓了數日,眼見尋找高漸離之事再也無望。徐市終於斷了心思,跟隨蓋聶一路南行,去往清溪鬼穀。

初時徐市頗有不解,向蓋聶問道:“我聽說修仙之人都有遨遊天地的本領,禦劍可以日行萬裏,施法可以呼風喚雨。為什麼我們要這般步行回鬼穀去?當初土木尊者帶著我和姬彥也隻在深山中行走,隻在懸崖斷壁處才禦氣飛渡。”

蓋聶莞爾一笑道:“那都是世人以訛傳訛,誇大其辭罷了。修仙之人不過懂些激發自身潛力的法門,借用天地元氣的秘術,單以體質來說,實與常人無異。何況背負一個不會騰身之術的普通人飛行,極耗功力。想那土尊者二人不過是五行陰陽宗的尋常弟子,若是強行帶你們飛天,隻怕齊國還沒到,他們先要力竭而死了。”

又道:“像我身具師門絕學,當日從齊國趕去鹹陽,也要不時停下打坐調息。所謂日行萬裏,呼風喚雨,恐怕隻有傳說中的仙人才能做到。”

徐市吃驚道:“難道這世上真的有仙人?”蓋聶點頭道:“修仙之人悟通大道,就可以脫胎換骨,成為長生不死的仙人。據我師門記載,自上古以來,修仙有成者其實為數眾多。到殷商時代,仙道更是大昌。各處名山大川,都有仙人開府修煉。凡人子弟亦可以進山學道。那時候有大神通的仙人,用多如牛毛形容也不為過。”

徐市向往道:“不知那是怎麼樣一番飛劍漫天,仙霞四起的景象?”想了一會兒,突然“咦”了一聲奇道:“既然仙人能夠長生不死,為什麼現在卻連一個影子都見不到了?”

蓋聶搖頭道:“這便不知道了。此處記載甚為模糊,隻說到了紂王之時,仙人間起了爭鬥,大多數仙人都灰飛湮滅,幸存者也不知所終,平白從世上消失了去。本朝武王立國之後,重禮樂,輕鬼神,仙人之說漸漸無人提及。到了今日,恐怕隻有一些自古而來的修仙宗派典籍中,才些微有所記載罷了。”二十年前秦國揮兵滅了東周,周朝國祚已亡。但周朝立國七百餘年,為天下共主,早已深入人心。因此蓋聶還是稱作“本朝武王”。

徐市道:“難道這七百年來,那麼多修煉之人,就再沒一個能夠悟道成仙嗎?”蓋聶歎道:“那些仙人既然憑空消失不見,上古流傳下來的種種道術,自然隨之失傳。現下世上所傳修仙宗派,都是當時一些資質低下無所成就的下層弟子,勉強傳承下來的。所學都是皮毛而已,如何能憑之登得大道?”

徐市心有所感,也是悠悠一歎。又問道:“先生您的本領如此驚人,難道也是皮毛?”

蓋聶笑了笑,道:“道無止境。我也隻是剛入門而已。我所學功法叫做‘六壬王訣’,奪天地造化,確實不能算是皮毛。但我的門派與其他宗派不同,另負使命。不過這是本門秘密,如果你將來有緣列入門牆,自能知曉。”

徐市聽見修仙之途如此渺茫,失望之餘,不免顯露幾分消沉神色。

蓋聶見狀笑道:“怎麼,前日還豪氣衝天,如今一聽成仙無望,便喪氣了嗎?要知世上無難事,前人做不到的事,難道我等就注定做不到?”徐市也是個灑脫之人,一念之間已然恢複精神,大聲道:“誰喪氣了,我還要上天攬月呢!”

蓋聶讚賞道:“好,這才是丈夫本色。”又道:“我們修仙之人行走世間,切不能被五色所迷。須知天地玄妙無窮,處處都是修行。我如今先教你一些吐納運氣之法,你一路上要多多體悟周遭萬物。”

當下就教徐市如何體察內息,如何汲取天地元氣,如何將元氣煉化導引。徐市修煉了幾日,便覺得丹田暖意融融,周身精力充沛。耳目感官,都較以前清晰明朗。隱隱有個嶄新的世界呈現眼前,雖然尚難捉摸,但畢竟已可以窺見蹤影。不由信心大漲。修習不殆之餘,更是勤想多問。蓋聶毫不藏私,悉心教授。有時候徐市遇到關檻,便停下來幾日慢慢體會。如此邊教邊行,時停時走,旅途到也不顯寂寞。

下漢水,渡長江,翻山越嶺。轉眼到了來年三月,徐市根基終於小有所成。看看四周人情風物,都與北地迥異。氣候濕熱,湖澤密布,早已是楚國地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