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剛一降落鳥坪,天賜一躍而下,移移的落地。雲梅一怔,道:“公子,你怎麼……”
天賜得意的一笑,道:“剛才我是裝的,隻不想早點出來看你。”
雲梅一聽臉色泛紅,羞道:“公子別胡說了,你竟然敢騙皇上,那可是殺頭的大罪。”
“你不說我不說,皇上怎麼會知道。哎喲,我現在好餓,你能給我弄些吃的嗎?”
雲梅也從白頭身上下來,道:“閣中有上等的點心,我再給公子做幾碗蓮子舟,你看如何?”
“好呀好呀,趕快回去。”
天賜迫不及待,爬出鳥坪奔回閣中,雲梅也隨後而來,臉上卻是悄悄露出一絲甜蜜的笑容。
這一次夜襲,突厥人出動了將近五千貓頭鷹騎,而隋軍的夜鶯部隊卻有一萬,雖然隋軍在數量上占有優勢,但夜鶯在速度、體積、凶猛度上都不及貓頭鷹。
鳥戰比之地麵上的馬戰大有不同,坐鳥的優劣對戰鬥的影響非常之大,不僅人要在空中廝殺,連彼此的鳥也要搏殺。
如此一來,隋軍不但沒占到上風,反而是損失慘重,最後以損失五千餘鳥騎的代價才免強擊退突厥的進攻。
雁門被圍已將近一個月,郡城內有兵民十五萬,糧食僅可支持數旬,在這種危情下,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秘密建議皇上率數千騎突圍,盡早脫身。但是丞相蘇威堅決不同意,道:“守城是我之所長,輕騎奔逐是敵之所長。陛下為萬乘之主,豈可輕易冒險,以我所短就敵所長,一朝狼狽,後悔莫及!”
煬帝頗為猶豫,留守雁門待援,是恐懼突厥攻勢凶猛,萬一城陷,堂堂中華君主竟落入胡虜之手,這種羞辱豈是心高氣傲的他所能忍受的。而棄城突圍話,又怕真如蘇相所言,半路被敵人的鳥騎所困。他一時無法做出決定,遂轉而征求天賜的意見。
天賜現在是煬帝眼中的福星,也可以說是精神支柱,隻要一看到天賜,皇上就會相信自己一定是真龍天子,大隋江山必有神靈護佑。
天賜其實也不懂什麼軍事,據他的曆史知識分析,雁門之圍應當是給李世民用計策解決的,算算被困的天數,突厥人也應該在這幾天要退了。
於是道:“臣昨夜得太上老君托夢,言不出旬日間突厥人必不戰自退,臣以為蘇丞相所言極是,絕不能棄城突圍。”
蘇威早看天賜不順眼,以前皇上對他這個丞相可是言聽計從,自從天賜出現以後,皇上事事聽從天賜的意見,對他卻是有幾分疏遠。此時天賜稱老君托夢稱不可棄城,雖然蘇威對天賜所言半信半疑,但至少二人在是棄是守這方麵算是有一點共識,於是趁時說道:“皇上,既然太上老君有此神詣,我們就該遵從神的詣意,如今要做的就是千方百計加強雁門防衛,等待勤王之師趕來解圍。”
皇上這才下定決心,道:“就依天賜侯與丞相之言,死守雁門,絕不退卻。”
宇文述見皇上不采納他的意見,心中悶悶不樂,然而,身為大隋的將軍,皇上既已做出決定,必當誓死效忠,便道:“皇上,既然要誓守城,臣請皇上降詣,重賞將士守,以激勵他們死守的信心。”
“嗯,宇文將軍所言極是,傳朕詣意,諸位將士隻要死守雁門,隻要將胡虜擊退,每一個人都不秋富貴,將所有人的功勞都計下,到時論功行賞,絕不差失。”
眾大臣跪拜於地,山呼萬歲,齊聲讚道:“吾皇英明,天佑大隋。”
龍座上端坐的煬帝笑逐顏開,連日來低落的情緒終於有所恢複。
全軍將士聽到這個消失,個個奮發踴躍,決心拚死保衛皇上,晝夜戰,拒敵於堅城之外。
天賜又建議在雁門關外的汾河上以瓷瓶漂流詔書,勒令天下兵馬火速趕往雁門關勤王。又派侍衛中可靠的胡人化裝成突厥人混入敵營,送信給義成公主,讓她想方設法令始畢可汗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