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同學們都安靜的聽著李白的講說。
“在基本麵分析方法不靈時,很多股民開始求助於技術分析方法。”
“可以說是苦練技術啊,但對大多數股民而言,卻是屢戰屢敗,這就是四級股民的顯著特征”
“在價值分析上碰壁之後,四級股民開始意識到隻有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技能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於是開始刻苦用功,努力學習各種知識和操作技巧。”
“開始迷戀研究技術指標或某種技術分析方法,什麼MACD,什麼KDJ等等說起來都熟悉的很,頭頭是道。甚至有的股民在做買賣決定前經常觀察二十多個指標,但大多時候也做不好股票,為什麼呢?咱老祖宗有一句話,叫‘貪多嚼不爛’啊!”
“可以說四級股民苦練技術,結果卻是屢戰屢敗啊!對指標大多是一知半解!對股市盡管開始漸漸的有了自己的認識,但並不是很清晰,也不太準確。”
“有些四級股民在剛弄懂幾個技術分析指標、形態或方法,當然往往都是一知半解的狀態,就認為翅膀已硬,自以為懂了很多,開始喜歡好為人師,喜歡評論股票,因為想當然的成分居多,所以成功率並不高。依然虧錢!”
“主要就是因為一知半解,知道一點比不知道還糟啊!在股市裏,半桶水很危險!”
張元一在心裏默默點頭,同學們都在安靜的聽著,鴉雀無聲.
“這個階段,有些四級股民呢,還很容易被一些理論誤導,不是理論有問題,當然,理論和中國的股市有出入這是肯定的,人家什麼江恩理論等等,又不是根據你中國股市的經驗而寫的,但是大多數四級股民卻沉迷於一些理論而不顧中國股市的實際,所以就墮入外道。”
“比如沉迷於江恩理論,看了之後以為懂得了,其實並沒真的看懂,就認為自己是江恩第二,看了彼得林奇的理論,就認為自己是彼得林奇的傳人了,看了波浪理論,就開始沉迷於數浪,但股市哪有定型?股市永遠在變化。”
“你照搬照套,你不碰壁?要記住咱老祖宗說的一句話啊‘橘生於南為橘,生於北則為枳’!”
“剛才說到四級股民還說他們沉迷指標,或者是迷信某個神秘的技術指標,或者沉迷於K線組合,比如什麼抄底逃頂技術啊,什麼三個小紅兵、三隻烏鴉啊,什麼陽包陰、陰包陽啊,但搞笑的是什麼呢?”
“往往從後來看該抄底的時候卻根據技術指標提示賣出了,該逃頂的時候卻買進,買了就跌,賣了就漲,反複打臉啊,慢慢的,四級股民就感覺莊家和主力就和自己對著幹似的,就是和自己那幾千塊、幾萬塊過不去似的,甭提多鬱悶!”
台下很多同學紛紛點頭,表示對此深有體會。
“其結果仍然是在股市中屢屢碰壁,以至於最後連四級股民自己都懷疑股票技術分析方法是否還有效。”
“有沒有用?問問你們,你們說有沒有用?”
有同學搖頭,有同學點頭。
“當然有用!但為什麼很多技術派股民學來學去,到最後卻懷疑股票技術分析他媽到底有沒有用呢?”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過於迷信技術!‘盡信書不如無書!’你們要知道技術指標的準確性隻是概率,而且永遠滯後於行情才顯現出來。不是說技術指標沒用,肯定有用,但你不能迷信。”
李白在台上自問自答。
“這個時候的操作,有時短線、有時長線,試過各種方法,有時賺,有時虧,經常坐過山車,到頭來都是紙上富貴。懂得越來越多,資金越來越少,信心越來越小。”
“試圖用某一個技術指標或某一種技術分析方法預測行情,根本就是一個偽命題啊!如果你希望把這個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變成現實,現實當然總是會讓你白費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