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 看準時機(1 / 2)

“這種創造性心靈我們往往在藝術界會看到一些表現,比如有些畫家畫畫的時候,往往就有神來之筆,甚至他自己都不知道他自己為什麼會那麼作畫,所以這絕對是一種潛意識在發揮作用,而利佛摩爾之所以也會有這種下意識,也是他不斷複盤所得盤感給她帶來的潛意識。”

“這是他經年累月努力複盤之後積累起來的效果,也許一個月兩個月的複盤意義不大,但經年累月複盤帶來的盤感卻能發揮一些意想不到的效用。”

“師傅,我明白了”聽著林丹青的講解,張元一有一種茅塞頓開之感。

“還有一點,我想告誡你們倆,以後參與市場的時候不要隨便去和同行討論具體行情。”

“為什麼呢?”林雙兒不解地問道。

“因為這樣做的話,隻會讓你交易越做越糟。”

“你們應該注意到李佛摩爾在做空聯合太平洋大賺了一筆之後,休息一段時間之後,憑借著盤感又認為可以大筆買進的事例了吧”

“注意到了”張元一對這段也印象深刻。

林丹青繼續說道:

“利佛摩爾的盤感是正確的,但他在之後的交易中卻虧錢了,為什麼呢?因為他沒有聽從自己經驗的指揮,而是讓別人的意見影響了自己的判斷,動搖了他做多的信念,轉而做空,結果導致本來已經到嘴的肥肉飛了”

“利佛摩爾後來反思,他認為讓他在市場裏真正成熟的就是這件事,這件事之後,他始終堅信自己的判斷,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信念都無法堅持,在市場裏是走不遠的。所以在交易的時候一定要遵循自己的信念,相信自己的判斷。”

“那市場參與者之間不可以相互學習嗎?”

“市場中的道可以互相學習,但具體的術即買賣以及買賣的方法隻能靠自己去悟。”

“但是,如果高手之間相互交流不是可以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嗎?”林雙兒今天有點打破砂鍋問到底。

“未必!就具體的買賣點而言,和人交流會影響到自己的具體操作,就像第六章的利佛摩爾一樣,即使這樣的天才,也會受到別人善意的影響。這就說明我們大多數市場交易者是容易受到外在觀點的影響,為了不受到不必要的影響,還是獨自交易比較好。”

“特別是具體的招數,就更不應該相互交流,一旦你的一招鮮變成了市場皆知的方法,那麼你倒黴的日子就該來了。我們以前就說過,當秘籍變成時尚,曾經讓你賺錢的方法也就可能變成讓你虧損的陷阱了。”

“所以,如果你想在股票市場或者期貨市場長期生存下去,你就應該做個獨行俠,像利弗莫爾那樣,這是最好的選擇!”

“嗯,明白了,師傅”

林丹青的每句話都深深地印在了張元一的內心裏,張元一暗下決心,他以後也要做股票市場裏的獨行俠!

不過團隊還是需要的,不過,自己的核心招數隻應自己一個人知曉!

當一個人能一心一意的去做一件事時,他是快樂的。

專心學習的張元一現在就感受到了無以倫比的快樂。

他現在的腦子裏隻有一本書——《股票大作手回憶錄》。

川海市,沈莉莉已經買好前往大理的機票,她不清楚張元一為什麼關機了將近半個多月,她得弄明白為什麼?

姚曉萌也是十分不解,這個張元一到底哪根精不對,說不見就不見了!

不會因為操盤手被擼了,想不開?想想,姚曉萌自己都否定了,她的印象中張元一還沒這麼脆弱,那到底怎麼了呢?

……

今天林丹青繼續講解著《大作手回憶錄》,這次講的是第八章。

“這節很有意思,你們看啊,首先講述了李佛摩爾的一些總結,已經很清晰地確立了自己的交易觀念,應該要做的事情呢,是在多頭市場看多,在空頭市場看空,這句話看似是正確的廢話。”

聽到這,張元一和林雙兒不禁相視一笑。

“聽起來很好笑是吧”林丹青也淡淡一笑,繼續說道:“不過這句話的深意呢,說的卻是這個原則的實施有一個前提,就是預測未來的可能性。”

張元一認真的思考著,的確是這麼回事,這句看似無比正確的廢話,想做好還真不容易,還真需要這個前提,你怎麼才能作的到?前提是你預測正確。

“在這一章節裏呢,利弗莫爾給我們回憶了他的兩次判斷對了,但結果卻大相徑庭的兩次買賣經曆。你們誰能告訴我,他第一次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林丹青依舊習慣性地以提問的方式開始他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