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 等待最小阻力線出現(1 / 2)

“雙兒,這就是你最近越補倉越是虧損嚴重的原因啊”

林雙兒小臉一紅,撅著嘴巴,一幅可愛的樣子,撇了張元一一眼。

“所以,我絕不建議你們在出現虧損的時候補倉。”

“你的試倉一進去就賠錢,這說明市場已經在警告你,說你做錯了!無論之後你的持倉是贏是虧,但至少說明現在的你是錯的,所以這時就不要繼續加倉了!”

“這個時候,你有兩種選擇:一個是立即止損,另一種就是是繼續持有試倉再看幾天。但無論如何,如果你的試倉在兩三天之內還不能盈利,毫不猶豫的平倉出來。切記!切記!”

“師傅,那如果我第一步做對了,買進去就盈利了,之後我又加10%倉位,還是盈利的,行情繼續上漲,我又加倉,加到30%的倉位時,市場發生變化了,開始回調,本來的盈利開始麵臨著虧損的可能,這個時候我該怎麼辦?”

張元一提出了一個自己以前經常遇到的問題,這個問題也是這個市場裏絕大多數參與者經常遇到的問題。

“絕不能讓你已經盈利的單子變為虧損!”

林丹青毫不猶豫地說道:

“這是股票市場或者期貨市場裏,對於投資者而言,一條極其重要的原則。”

“我們以滬深市場為例,因為在滬深兩市,你隻能做多才能賺錢,按照我們剛才說的,我們的倉位是分步建倉的,所以你的持倉成本隨著分步建倉是是在不斷提高的。”

“因為你在參與的過程中是浮盈加倉,所以你應該是一直處於盈利狀態,而盈利中的單子我們要注意一點,就是需要設立止盈點,這個止盈點必須設立在你的持倉成本之上。”

“這樣,一旦市場發生什麼風吹草動,你持有的股票出現反向波動的話,股價一旦觸及到到你的止盈點,你就應該毫不猶豫的平倉止盈。哪怕賺不了多少,也絕對不能讓原本盈利的單子麵臨虧損的可能,這是原則問題,知道了嗎?”

張元一點點頭,但還是有疑問,問道:“萬一,我剛止盈了,股價又立馬回到原來上升的軌道,我的單不就丟了嗎,部位不就損失了嗎?師傅,這和我們之前講過的不要輕易丟失你的部位不是矛盾的嗎?”

“很簡單。再拿回來!就像利弗莫爾說的那樣:當我看見一個危險信號的時候,我不跟它爭執。我躲開!幾天以後,如果一切看起來還不錯,我就再回來。這就像如果我正沿著鐵軌往前走,看見一輛火車以每小時60英裏的速度向我衝來,我會跳下鐵軌讓火車開過去,而不會愚蠢地站在那裏不動。它開過去之後,隻要我願意,我總能再回到鐵軌上來。”

林丹青對《股票大作手回憶錄》極為熟悉,可以一字不變地說出原文中的一些句子。

“那如果再把賣掉的籌碼撿回來,還需要進行分步建倉嗎?還是說可以直接把原來所有的籌碼一次性買回來?還有這樣做會不會提高持倉成本呢?”

張元一問的很細。

“隻要重新介入,就當成一筆新交易去做。”

“所以還是要進行分步建倉。如果你一下子一步到位拿回所有的前次倉位,那不是又把自己置於危險的境地了嗎?萬一市場反複,你怎麼辦?”

張元一點點頭,仔細一想的確是這麼個道理。

“至於持倉成本,這不是大問題。如果你心中預期的是大行情,你就不會在乎提高幾個點的成本。記住,做股票一定要重勢不重價。隻要你有浮贏,就去大膽的加倉!”

“師傅,我懂了。”張元一點著頭,不斷回味著林丹青說的每一句話。

《股票大作手回憶錄》的每一章,張元一現在都讀的特別認真。當他讀到第九章和第十章的時候,一個觀點引起了他的格外關注。

那就是關於市場最小阻力線的形成的觀點。

在李佛摩爾看來,最小阻力線的形成才是趨勢形成的關鍵。

“到底什麼才是最小阻力線?”張元一一直在思量著這個問題。

在接下來的課堂上,張元一很認真地向林丹青問及這個問題。

林丹青聽完張元一的提問後,淡淡一笑。

他並沒有直接回答張元一提的這個問題,而是反問張元一:

“元一,你認為一個完整的交易過程應該包括哪些步驟?”

張元一認真地想了想,然後回答到:

“應該有四個步驟:試倉是第一步,之後是建倉,然後是加倉,最後是平倉。”

“哦,對了,如果試倉就失敗的話,就必須止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