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外麵仍舊冰天雪地,但是灑進屋子的陽光卻仿佛依舊帶著從太陽那裏帶來的溫暖。窗外的紅梅在風中自在的搖曳,展示著它不同一般的絢爛。
終於,顧道人打破了沉默,試探著問:“公子你今後可有什麼打算?”
“打算麼?”趙憶叢沉吟了一下道:“要是沒有迷路的話,我現在應該在李朔的軍營裏了。可是現在我卻不得不考慮是否還是要去那裏。我有能力得到他的賞識麼,我有能力保護自己麼?”
拈髯笑了一下,顧道人道:“如此,我有個提議公子可以考慮一下。我想請公子在這裏住下,直到公子你認為有能力保護自己,能夠出去闖蕩的時時候再離去如何?”
詫異的看了他一眼,趙憶叢道:“這樣對道長有什麼益處呢?靠人接濟的生活即使再安全舒服,我也會寢食難安。無功不受祿,請怒我不能答應。”
顧道人笑道:“公子怎知我沒有事求你呢?你絕對不是無功不受祿,我擔心的是與我的要求比起來,付出的實在太少了呢?”
哦!趙憶叢眉毛一揚:“有什麼事情,不妨說出來聽聽。”
“公子可曾因為我是個道士而感到吃驚,特別是看到我的家世之後。在世人的眼中,道士本該清修雲遊才是,怎麼能做個富家翁呢!其實這些我都是有著難言的苦衷。”顧道人苦澀著又自說了下去。
事情要從很久以前說起。道教雖然流傳很廣,但真正發展壯大成一隻有組織的力量卻是東漢末年的事情。古巨鹿郡有兄弟三人,名曰張角、張梁、張寶。一日,張角進山采藥,得遇一老人,碧眼童顏,以天書三卷授之,告之曰此書名為《太平要術》,汝得之當代天宣化,普救世人。
張角得此書後日夜攻習,終於大成,組建教派,名曰:“太平道”自號太平道人,從此以拯救萬民為己任。可是時間久了他發現,人民痛苦的根源不是疾病,而是政治黑暗。上層不顧人民死活地搜刮,即使醫術再高,也隻能救得了人的身體疾病,卻並不能讓他們生活的幸福起來,這樣根本達不到普救世人這個目標。
苦思多日,他意識到隻有自己取得統治地位,然後由上而下推行自己的理念,才能達到普救世人的宗旨,這樣一來太平道就有了政治上的目的。雖然多次努力都以失敗而告終,可是他們以天下為己任的理想卻從未動搖過,由於總是與那些對百姓不公的人和事較量,自然成了官府的眼中釘。
最近一次太平道又支持黃巢的起義軍反抗暴政。開始時很是順利,一路挺進幾乎沒遇見什麼像樣的抵抗,很快就攻陷長安並建國號為大齊,黃巢自稱天均平大將軍。
隻是此人殺戮過重,以致士民離心,更加是違背了太平道當初的宗旨。因此雖然為了支持他已經損失了大批的精銳,可是太平道還是不屑於和他去分享那種果實。與他決裂並撤走了所有教徒和軍官,黃巢的實力大減,卻仍舊不知撫恤黎民,最終導致了他的失敗。
可是太平道畢竟曾經幫助過他,也成了各路勢力和皇上的敵人。已經實力大損的太平道沒辦法抵抗,隻能開始四處藏躲的生活。隱於市井或山野的都有,不敢和人說起自己的身份。
說到這裏,顧道人望著趙憶叢真誠地說道:“本教現在已經是四麵楚歌,沒有強力相助,消亡是不可避免的結局,而現在我已經把公子看做本教的救星。”見他還是沒說什麼,也不著急又自顧說下去道:“黃巢的大局觀念實在太差,可能也是他身為草莽的局限性。而你卻不會這樣的,也不會重蹈他的複轍,更重要的是你的能力遠比黃巢那一介武夫要強。隻要你答應,我教就有救了,我也有臉麵去見列位掌教。本教雖勢力衰敗,但是在公子起步的初期階段還是很有用處的。所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教就是公子你的的星星之火。”
聽完之後,趙憶叢並沒什麼表示,反而很是迷惑:“貴教的心誌實在可嘉,我也很佩服你們這種一心為民的高尚情操。可是我有什麼能力幫助你們呢,你們又想要我做些什麼?”
顧道人道:“現在的情況不允許我有絲毫的遲疑,這種機會是稍縱即逝的,能見到公子你我覺得是天不滅我教。即使是賭博我也應該試試,總不能坐以待斃吧?”沉吟了一下又道:“公子是什麼樣的人我認為我已經知道很多了,這也不必再去細說。至於我想要你做些什麼?很簡單,首先要讓天下黎民過上安定的生活,我想這一點你會和我們一致的。還有就是要崇道抑佛,不能讓佛宗那幫家夥繼續欺騙天下百姓,人死之後就與草木同朽,哪有什麼來世。佛宗說今世受苦,來生就可享盡富貴,這不是騙人麼?給一個虛幻的希望就讓人累死累活的為他們奔忙,實在欺人太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