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氣爽,正是行軍做戰的極好時機。誓師之後,大軍浩蕩的開出城去。
當日大軍出城一百裏處下寨,趙憶叢召集軍中諸將開始了他的第一次會議。
坐在中軍大帳,居高臨下望著肅然挺立的將官們,趙憶叢突然明白了為什麼每個人都喜歡追求權利地位。身份使人尊貴,即使是一個蠢如豬牛的人隻要他的地位高高在上,又有誰敢不尊重服從呢?曆朝曆代,大多都是蠢人統治聰明人的時代,為什麼會這樣呢?
趙憶叢清清嗓子說道:“根據情報,吳元濟聽說我軍的行動後立刻加強了防備。一個朗山就聚集了五萬精兵,已經是我軍的總和。如果不能速勝的話,陷入苦戰傷亡必重,那麼我們根本沒法實現攻陷蔡州的計劃。”頓了一下提高聲音道:“現在我決定張將軍率領一萬五千人馬作為先鋒,行至朗山前二十裏紮營,記住一定不可主動進攻。蔡將軍與我為中軍領兵三萬,劉將軍為後軍負責糧草押運。”
下邊眾將轟然領命,趙憶叢又道:“眾位都聽清楚了,我的命令絕對要不折不扣的執行。如果出現任何差池,可不要怪我軍法從事。你們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將了,我真不希望看到你們出師未捷身先死。”說完一拂袖子走了。
幾日後,大軍行至距朗山一百裏處。前方探馬回報前鋒張世澤出軍攻擊敵人中伏,損兵大半,現退後五十裏紮營。趙憶叢一聽就怒了,強壓住火氣問道:“我吩咐過不可主動攻擊,為什麼他還是要去進攻,莫非有什麼不得以的苦衷不成?”探子回道:“張將軍本來拒不出戰的,可是敵人非常囂張,甚至有人躺在地上叫罵。張將軍見敵人軍容不整,以為有可乘之機,又受不住敵人的辱罵,所以就出戰了。剛一交戰敵人就開始潰退,張將軍率兵猛追,不想這是個圈套,敵人四麵包圍後退已經晚了,最後突圍出來的不到一半。”
出師不利,趙憶叢很是氣惱,麵色陰沉的看著身邊的幾位將軍問道:“各位,張世澤不聽號令,妄自出戰,致使我軍大敗、傷亡慘重,你們認為此事該如何處理?”
幾位將官都是與張世澤共事多年,想要為他求情卻又不敢,趙憶叢說過的話還言猶在耳呀!可是沉默下去也不是辦法,副帥蔡方小心翼翼的說道:“大人,按軍法本該將他正法。可是如此一來,前方士兵就無人統領。再說臨陣斬將,可能會挫了我軍的士氣,是兵家之忌。我以為最好是能讓他戴罪立功,繼續領兵與敵人交戰。就算戰死也算是死的其所了,家人也能得到好的照料。”
早就猜到會得到這樣的答案,趙憶叢沉默不語,隻是眼睛不停的在眾人身上掃來掃去,誰也看不出他心裏麵究竟在想些什麼?隻是感覺那種眼神有著超乎尋常的寒意,被他盯住的地方,隔著衣服都感覺起了雞皮疙瘩。
良久,趙憶叢輕聲道:“那就先饒他不死,立刻傳令下去全軍就地安營。”接著叫過傳令兵附在他耳朵上輕聲說了幾句,然後說道:“告訴張世澤,如果這次還完不成任務,直接自己了斷了吧。”接著又與身邊幾人說出心中的計劃,囑咐他們一定要按時到達。
當夜三更,帶著副將蔡方連夜趕路,抄小路直奔朗山城西北方向插了過去。直到進入一處茂密的樹林,才與蔡方商量了一下駐紮下來。
打開地圖看了一下,蔡方道:“此處距離張世澤的前軍大概隻有十多裏路。速度快的話一個多時辰就能達到戰場。”趙憶叢沉吟道:“不知道張將軍能否按計劃行事,堅持一個時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