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過客 下(1 / 2)

走進書房的時候,李朔還在緊鎖著眉頭的地圖,好象很是煩惱。見到趙憶叢劈頭就問:總管可曾得到消息,楊行密、田承嗣還有杜琮三家各自陳兵邊境,包圍了我的轄地。趙憶叢不動聲色地說道:“將軍不必擔心,三家聯軍也不能把我們怎麼樣?我認為我與李希烈還有將軍你,三路出擊可保萬無一失。”

顯然李朔想談的並不是如何對付這三鎮節度使的問題,他對此不置可否,反而問道:“這些日子你門庭若市,拜訪你的人可真的不少。”不想隱瞞,也知道隱瞞不住,趙憶叢答道:“是有不少人對我許以高官厚祿,想讓我背叛將軍你。但將軍對我有知遇之恩,我不是忘恩負義的人,所以都拒絕了。”頓了一下又道:“將軍也應該清楚有時候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周公尚有恐懼流言之日,王莽也曾被稱謙恭,別人的行為我是阻止不了的。”

李朔含笑道:“不必解釋了,我相信你。目前這三家的聯軍確實不足一提,但是他們與吳元濟不同,我們出師無名會惹天下不滿,何況我們也不能兩敗俱傷使其他人得利。”

沉默了一會兒,趙憶叢道:“我知道此事實在是因我而起,給將軍帶來這麼大的麻煩我也早已寢食難安。來的時候我就想好要向將軍辭行,我願意就此歸去,不問世事了。”

李朔動容道:“何必如此灰心,天下豈無容你之處。其實我早已經接到了朝廷的旨意,皇上要你去長安受封。隻是我深愛你的才能,不想你離開,今日的境地我實在是難以相留了,隻好忍痛放行。”見趙憶叢有些失望,又道:“你不要怨我,其實到了朝廷你更加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到時你我內外結合,共輔大唐社稷豈不甚好。現在朝廷之上奸臣當道,宦官把持朝政,你可能覺得有些難。但我想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你一定能夠成為不讓伊尹、管仲的千古名臣,不知你意下如何?”

好象被他的話打動了,趙憶叢慨然道:“在下願意從命,一定與濁流周旋到底。如果不能成功,粉身碎骨亦無所恨。”話雖如此,心裏卻有些苦惱,長安是早該回去了,也該去看看家裏的情況了。可是怎麼回去卻要好好思量一下,免得變成自投羅網。

李朔大悅,說道:“既然你有如此忠義又有勇氣,我再替你修書一封與武元衡宰相也好在朝中有個照顧。”說完伏案疾書之後放在一個信封中交他 。接過之後,見李朔一付欲言又止的樣子,趙憶叢說道:“將軍有話不妨直言”。

李朔沉吟了一會說道:“此去朝中雖有凶險,但我深信以你的能力定可平安度過。你我相處時間雖然不長,但以我多年閱人的經驗,發覺你做事不拘一格,有時甚至不講究手段。你要知道很多時候善惡都在一念之間,追求功名沒錯,但千萬不要把自己置於萬劫不複之境。如果你一心助紂為虐必然是一大患,不是仇士良等人能比的。希望你能秉持自身,為國家安定朝野清平出力。否則我們必將成為敵人,我不惜一切也要取你性命。”語氣也慢慢變的嚴厲起來,雙目寒光湧動可見內心的堅決。

趙憶叢鎮靜的說道:“在下不會辜負了將軍的知遇之恩,請放心就是。”

李朔定定的看了他半晌,歎氣道:“你回去準備吧,走時不必來見我了。”

回到家裏時見陽城等人正在廳裏等候,神色緊張,見到他無恙歸來都鬆了一口氣。趙憶叢點了點頭:“明天起程去長安。”看著身邊站著的這些人有些愧疚,又道:“諸位都有王佐之才,可惜跟隨我就身無立椎之地,隻能四處奔波在下實在心裏有愧....”

不等他說完,蘇玄明就打斷他道:“且不說我們是受師父指派而來,應該這樣。就說在你身旁每天都有新鮮的生活,你的每一次勝利我們都感同身受,別人也因為你而尊重我們,這種感覺是什麼也換不來的。我們私下常說能夠跟隨公子你是我們今生最大的幸運,我們的前途命運都已經寄托在你的身上,無論到哪裏都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所以不必再說那些話了。”

這時有人來報:門外有個叫劉晏的人求見。

雖心中有些奇怪還是讓人把他帶進來。不多時劉晏走了進來,神色從容,不卑不亢向上施禮。趙憶叢問道:“先生這麼晚過來有什麼事麼?”劉晏打量了一下四周說道:“大人莫非要離開此地了麼?”卻並沒有回答他的問話。

趙憶叢不動聲色:“不瞞先生,我接到聖旨,明天就要去長安了。令尊的病可有好轉,如果需要銀兩,但說無妨。”提起母親,劉晏麵色淒然道:“前蒙大人你不吝贈金使我能夠盡些孝道,實在感激不盡。奈何老母早已經是藥石無靈,三天前就已經故去。”趙憶叢歎道:“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實在是人生一大恨事。不過死者已矣,你也不必太悲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