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子隻有七八平米,外加一個四五平的小院,可以燒飯洗衣服等,120元每月不算貴,且單門獨戶比較方便。
眼看快要一個月過去了,子涵的工作還是沒有下落,不禁十分的懊惱。好在聽說有一家印刷廠要人,於是子涵滿懷憧憬地去了。這個廠比原先的廠還要大一些,老板也是位比較斯文的人。他見子涵一表人才且做過幾年,有意想留下子涵。
“我們這個廠子在全市都是比較有知名度,我稱四五六,沒人敢稱一二三!你以前那個廠子我也知道,那裏是計件製,隻要求速度,所以質量和技術肯定不咋地。我們廠裏要人的機型和你以前做的不一樣,你能做嗎?”老板平靜地說道。
子涵一聽心涼了半截回道:“老板,雖然機型不一樣,但是原理是一樣的,如果給一段時間適應的話,我一定可以勝任。”
老板思考了一下說:“這樣的話也可以,我看你小夥子還不錯,我可以找個師傅帶你一段時間試試,試用期間隻能按助手的工資發,八百每月,中午有工作餐,住的地方自己解決。”
子涵想了想也沒辦法,總不能一直耗著吧,於是答應可以。
新的工作環境讓子涵很不適應,一方麵產品結構和機型都完全陌生;還有就是有些內向的他不大善於跟老員工們套近乎,難免會受到排擠。不過他都當成一種曆練,還總結了一句話--人啊,過一段舒服的日子就會有一段不順的日子,然後又會有一段舒心的日子。
果不其然,沒過多久子涵就掌握了這台機器的性能。老板也很滿意他做出來的活計,讓他領個徒弟搞定這台機器,雖然工資還是那麼多,可讓他放心一定會慢慢漲上去。子涵覺得一切都有些正常了,就想著回老廠看看。
休息日子涵回到老廠,雖然隻有一個多月,卻有一種物是人非的感覺。這個廠員工流動的比較快,走了幾個老員工,也來了幾個不認識的新員工。經過門衛的時候,老朋友門衛大叔很熱情地招呼了他,還拿出了一封林蕭蕭寄來的信給子涵,子涵也沒好意思看順手裝在了口袋裏。
以前的同事紛紛過來打招呼、問這問那。子涵和大部分人一樣的要麵子,自然不能說比以前混的差,難免要吹噓一番。廠區轉一圈到宿舍轉了轉,總覺得到處都是蕭蕭的背影和笑聲。也不想多逗留,於是把石磊領回了自己的租屋,讓他去認識一下。
子涵買了些菜和啤酒招待石磊,吃飯時又跟石磊吹噓了一番。他把這一個多的經曆添油加醋,就像放電影一樣曲折地講出來,言外之意他還是比較有能力的人。這讓石磊很佩服!最後子涵又給石磊開了張空頭支票,讓他在老廠先幹著,有機會就把他叫過來學技術。石磊自是十分高興,他早就不想在那裏幹了,除了留戀秦園,可自己那樣怎麼能配得上人家呢?他一定要做出點成績也好跟她能夠對等啊!於是石磊歡喜點頭答應,心裏也暗暗感激著子涵,想想自己能有子涵照著也是非常幸運的事。
送走了石磊,子涵收拾了一會,正想去泡開水,突然想起來蕭蕭的信。於是他掏出了信,打開了信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