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元觀座落在長安城外,曲江之畔。與占地甚廣的大慈恩寺相比,顯得並不宏大,但這座道觀卻曾經名動天下,因為它是當年唐明皇賜給其妹玉真公主的修真之所,連詩仙李白都曾在此流連忘返,一時傳為佳話。可惜安史之亂中,一場大火將它燒得麵目全非,觀中的女道士流離失所。這道觀便成了一片廢墟。
可是不知何時,這座真元觀忽然被人修緝一新,觀裏住進了越來越多的美貌女冠。香火一日盛過一日。
華燈初上時分,一輛輛豪華的馬車接踵而至,車上下來的男人個個衣著光鮮,趾高氣揚。門口兩個美豔的道姑忙不疊地將貴客迎進門去。
自從在崔相生日宴上一鳴驚人,長安城裏的王公貴客,無人不知真元女冠的豔名。而真元觀每晚皆有一場名為“羽衣霓賞”的樂舞表演,更是令京城的士人商賈趨之若鶩。
然而去觀賞這樂舞,光是纏頭之資,便須青錢千貫,而且還須預投名刺,約定日期,否則根本無法一睹那驚世絕俗的天仙之舞。
說也奇了,越是如此,那些有錢有勢的男人,越是為之瘋狂。以至於真元觀每晚都是人滿為患。
這日傍晚,崔胤帶著燕福,悄悄來到真元觀。
燕福作書僮打扮,前往門口遞了名刺,那兩名迎賓的道姑一見是宰相崔胤,二話不說,忙帶著兩人轉過幾重經殿,來到後園。
一陣仙樂隱隱傳來,那後園之中有一個講經台,碧城班的樂手們,正齊奏著《朝元歌》,台下坐滿了看客。舞蹈尚未開始。
崔胤並不是來觀看這樂舞的,原來那梁王手下的謀士李振回到歧山軍中,不一日便修來書信一封,信中說歧軍隻是固守城池,不敢出戰,梁王久圍不下,軍心士氣均漸低落,故想請碧城班及真元女冠以歌舞勞軍,梁王將以重金相酬。崔胤見當日宴上的戲言,竟然被他當真,心中不由叫苦。他知那梁王性喜漁色,這群貌如天仙的女冠去到軍中,還不是羊入虎口?但他此時卻不能拂了那梁王的意思,他必須委屈求全,借助梁兵早日擊敗李茂貞,救出昭宗。想來想去,他終於想出一條妙計來,但此事卻必須那媚真仙子合作,才能成功,所以這才忽忽趕來真元觀。
他此行並不想招人耳目,所以才挑了燕福作為隨從。那獨孤滔一看上去便是個氣宇軒昂之人,眼裏總有一種掩不住的光芒,而那王卡形象猥瑣,倒像是個市井中人,隻有這燕福其實武功最高,雖也是眉清目秀,但卻像是一個未經世麵的山裏孩子,並不引人注目。穿上書僮的青衫,倒還真有幾分俊仆的味道。
“哎喲,我的相爺啊,你怎麼親自來了?有事兒吩咐一聲,媚兒可以登門的啊!噢,莫非是來看輕鸞飛鳳姐妹的?”
宋媚真風情萬種地迎了上來,崔胤忙擺擺手,示意她不要聲張。低聲道:“有事找你商量,找個僻靜的地方說話。”
那媚真仙子忙會神地點了點頭。她見燕福緊跟在側,忙道:“這位小兄弟眼生啊,相爺哪找的這麼俊的小哥兒?要不請他到前麵園中坐坐?”
“也好,你就去看看那名動京城的仙舞吧,也開開眼,嗬嗬。”崔胤笑嗬嗬地對燕福道。
“玉兒!”媚真一聲輕呼,不知從何處轉出一個明眸皓齒的小道姑來,看她年紀不過十五六歲,卻是出奇地圓潤,圓圓的臉兒,彎彎的眉兒,小身段兒也是無處不圓,嘴角微微上揚,一張小臉上,寫出令人舒爽的甜甜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