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虎大將軍李存孝的死訊,晉王李克用因存孝受封勇南公之職,身為朝廷官職,不敢瞞報,便即刻派人將存孝的死訊報入長了安。
昭宗李琦,在得知李存孝已死的消息後,也是悲痛不已,待的情緒穩定之後,念及李存孝他英雄冠世,又有恢複李唐社稷之功,心中大加慟切,遂派遣官員攜帶著祭品具禮前來太原致祭。
晉王待的朝廷官員來到之後,便急忙請使者入內相見,通過交談,從使者口中得知昭宗皇帝遣軍師周德威代為陛下祭拜李存孝之後不敢耽誤,便急忙派人請周德威前來向他說明情況。商議定,周德威便將祭品,一一擺列於存孝靈前,自己親自奠酒拜下。隨後晉王令趙文宗宣讀昭宗祭文:
維大唐天複三年秋九月上旬,祭主大唐昭宗皇帝,遣兵部大司馬周德威,謹以清酌庶饈之儀,致祭於敕封鎮守沁州地方協理軍務飛虎將軍勇南公李存孝之靈曰:嗚呼!存孝不幸橫亡,天高日短,無人不傷。伏念生居朔漠塞北之方,長自飛虎靈求之峪。滅黃巢,扶僖宗,複入長安,誅奸黨,立昭宗,建都天下。官居一品,加為勇南公之職,勢壓諸邦,是飛虎將軍之譽。
唯君正宜享富貴於高堂,豈期命早喪於奸讒。人之死沒,自古難免。不料君父以酒誤害忠良,將二奸盡行誅戮,與你雪恨。
將軍陽世不將金印掛,陰司多握鬼兵權。嗚呼哀哉!尚享。
晉王軍師當朝兵部大司馬周德威祭畢,聽聞趙文宗宣讀的祭文之後,在場眾人頓時淚流滿麵,哀動三軍。晉王自歎道:“存孝我兒慘死他人之手,此事怪不得別人,也怨不得別人,都是因我而起啊!要不是我酒醉之後拒絕接見我兒,這才誤害了我兒這般朝廷忠良啊,都是因為我才致有此失啊!”晉王李克用說罷,便跌跌撞撞的向靈堂之外走去,便走邊自口中喃喃自語道:“終朝飲酒醉醺醺,耳聽讒言害好人,破巢之時用存孝,太平不見勇南君。”
其實吧!這奸讒之人陰害忠良之事,何代無之?每個朝代都有,每個時期都有,向來都是忠臣良將都遭人妒忌,再加上李存孝他平常的表現欲望太過於強烈了,自打他從飛虎嶼打虎成名之後,追隨晉王李克用這些年,每戰必先,每戰必勝。還脾氣火爆,口無遮攔,得罪的人也太多啦。李存孝這樣的脾氣也隻是適合於戰亂之時為將,太平之時為官,可就難得多了!
晉王李克用也不過於太過悲傷,人死不能複生,還有很多事需要他去做,這李唐天下還不太平,更主要的是晉王李克用他還不能有事,咱們這本書還沒寫完呢!他要有個三長兩短的,咱們這本書進展的太快了,我還怎麼來湊字數呢!你說是吧!嗬嗬,玩笑話。隻是晉王李克用他平素飲酒過於多了,因此才誤了太多的事!
是日,待的朝廷昭宗李琦祭拜完李存孝之後。晉王李克用便下令,命存孝之妻鄧瑞雲同安休休等六員大將並帶領賓州而來的三千沁州人馬,一路保護著存孝靈柩,運回存孝老家,葬於靈求峪,安靈守孝。安休休、薛阿檀等六將領命之後,便徑直離開了賓州。
飛虎大將軍李存孝的死訊,早有細作報入了汴梁,梁王朱溫聽罷,對著眾將大喜道:“太好啦!既然李存孝已死,我再無憂慮矣!”當他得知李存孝的靈柩在運回存孝家鄉的路上,令軍士護喪葬於靈求峪內之時,便急忙派遣大將尚讓等七員將領,領著梁兵前去劫奪存孝靈柩,七將領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