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高思繼臨危受命(1 / 2)

卻說大太保李嗣源收拾好行裝,手攜著他那柄大刀翻身上馬,離開晉軍大營直抵那山東而來。

李嗣源到的山東經過多方打探,這才尋到了那在家耕耘良田的白馬銀槍的高思繼,李嗣源到的高思繼門首前,下的馬來,“啪啪啪”三聲拍門聲,無人應答也無人開門。這時從高思繼的住所旁走來了一位鄰居,隻見的高思繼的鄰居對著李嗣源說道:“這位軍爺,您找小高嗎?”李嗣源急忙客氣的回答道:“大爺!是的!您知道小高在哪裏嗎?”鄰居大爺答道:“這位軍爺您來的不巧,小高一早就出在耕田去了!你呢要是不急就在這門外等他!如若是找他找的急的話,那就去村外南邊的大柳樹下去找他吧!”鄰居說罷,便離開了高思繼的住所去往遠方去了。

村莊南麵,農莊。

大太保李嗣源經過耕農的引領下,來到了高思繼的農田,見到了耕耘田地的高思繼。高思繼隔著老遠,便看到了這大太保李嗣源,二人相見甚是大喜,互相盡訴了一番前事之後。高思繼這才說道:“大太保!自從勇南公李存孝擒諸我,饒了我這條性命之後,我便回到了這家鄉山東來,發誓再也不與人相持,至今已達數年,自此之後改過自新,自是善身其身,埋首耕耘自家的三頃田地,付首低眉拉著自家的這一張犁,再也沒有與他人動過手,也不複再與他人言過武事。不知大太保你今天到的此處,所謂何事啊?”大太保李嗣源聽罷眼見的眼前的高思繼已然用言語堵死了自己的話語,也從中聽出來這個高思繼苦無相從之意之後,便在心中暗想道:“如若想讓這個高思繼棄犁出山相助於自己,隻得以言語激之。”想到這裏,大太保李嗣源這才說道:“現如今,天下各王子王侯,各鎮諸侯,皆聞的將軍之名,無不如雷灌耳一般,對您稱讚,羨慕不已。然而我軍現今與梁軍王彥章交兵已達數月,我軍盡出良將,怎奈無一幸免的俱都被那王彥璋給趕下了陣來。不是身首異處,就是命喪黃泉之下,無一生還!”

迫不得已我得出到陣前,對著敵將王彥璋叫嚷道:“嗨!敵軍大將,王彥章你給我聽好了,我承認我不是你的對手,但是我也把話撂這。如果你今日來追趕我的話,你也就不足為奇了,也忒讓我瞧不起你啦!王彥璋你如果還是條漢子的話,還承認自己是條好漢的話,你就暫且停兵不戰繞我一命,我那十三弟李存孝生前曾不隻一次對我提起過,山東渾鐵槍白馬高思繼,是一個世之英傑,銀槍有萬夫不擋之勇,你如果不怕的話,你就容我待的請他前來,與你對敵怎麼樣?”大太保李嗣源說罷,便矗立於地,眼見得王彥璋不說話,隨即又大聲說道:“哎!王彥璋我也知道你為難,你如果為難的話你大可一槍結果了我,以免後患無窮!”敵軍大將王彥章聽罷李嗣源的這番言語,自己又在的兩軍陣前,自己就是想不答應,也抹不開這個顏麵。於是敵將王彥璋便在馬上,對著李嗣源忿然大聲叫道:“呔!李嗣源你也忒瞧不起人了,我一個堂堂的梁軍大元帥還會怕了一個貪生怕死之輩不可?我也暫且罷兵幾日,在我罷兵期間我也再不來前來索戰,也不讓手下軍士們前來你這裏與你軍叫陣!我隻專待你去請來那個叫什麼白馬銀槍高思繼的過來,便罷了,如若你口中的那個什麼白馬銀槍的高思繼敢到的這這雞寶山來,我發誓我定能夠擒住他!”

隻聽得大太保李嗣源東扯一句西扯一句。連哄帶蒙的一番言論,不僅將敵將王彥璋信以為真,還讓白馬銀槍的高思繼聽罷,也激得心頭火起,口內生煙,憑空對著蒼天大聲呼叫道:“真是氣殺我也!這個王彥璋有的什麼本事,竟敢這般小瞧於我,來人啊!左右快快與我備好白龍馬,我這便前去的兩軍陣前,會一會敵將王彥璋,最好待我親去擒的此賊之後,再親自結果了他的性命!”

高思繼的這番言語說完之後,於是便披掛好了隨身所攜帶的裝備,翻身上馬,遂離了山東,直望著兩軍最前沿雞寶山關隘進發。

但見得:日長步緊,風急行斜,好似流星不落地,猶如弩箭乍離弦。

高思繼和李嗣源二人一路奔馳,不過數日便已到達的那雞寶山的唐營之處。李嗣源回來之後,便急忙麵見了晉王李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