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莊宗戰死興教門(1 / 2)

話說大太保李嗣源率領著本部殘餘兵馬從鄴城出逃到了相州之後,第二日正值後唐莊宗皇帝升朝,此時便有大臣李紹榮在唐主麵前進獻讒言,奏說彈劾大太保李嗣源在鄴城已經背叛了自己的國家背叛了自己三弟,自立為帝,唐主對於這個李紹榮一向是言聽計從,所以後唐莊宗皇帝對於這個李紹榮說大太保李嗣源已經叛國自立為帝的事情那是深信不疑。

大太保李嗣源逃到了相州之後便連夜給自己的兄弟,後唐莊宗皇帝上了一道奏表,詳細訴明了自己帶兵到了鄴城之後所發生的大事小情,可是李嗣源苦苦等候了多日也沒有等到自己的兄弟派給自己的救兵,也沒有聽聞後唐莊宗皇帝給自己任何指示,李嗣源之所以沒有得到任何指示全是因為他的奏表被大臣李紹榮所遏,不能上達聖廳。

大太保李嗣源由是開始了疑懼,李嗣源所表現出來的一切,俱都被石敬瑭給察覺了出來,於是石敬瑭便對著李嗣源,說道:“太保大人!我說一句話,您可別不愛聽啊!向來,夫事成於果斷堅決,而敗於猶豫不決。這個世界上哪裏有什麼上將與叛卒一同入城的道理,即便是一同進入了鄴城,他日又怎麼可以得保無恙呢?選的不說,大太保你就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例子!咱們今日事勢既然已經這樣了,怎麼就應該早宜決計。我觀大梁,實乃是當今天下都會之所在,末將不才,願先行替太保大人您取過來,唯有咱們取得了大梁作為根據地,這樣咱們才可全身無事。這條計策是現目前為止,唯一的一條上策。”石敬瑭身旁的大臣康義誠亦出聲附喝道:“太保大人!石敬瑭石節度使說的太對了,今主上昏庸無道,害得軍民怨聲哀悼不已,主公你若是聽從我等眾人的意見那麼您也必定會相安無事。反之,假如您依舊為了那個昏君守節的話,那麼您也必定會給他陪葬送死不可。”石敬瑭和康義誠二人的這一番話,可是連哄騙帶威脅啊!

大太保李嗣源聽罷,石敬瑭和康義誠二人的話語,並沒有急於拒絕,也沒有急於答應,而是在大堂之上,來回渡起了步子。李嗣源是的好好的考慮考慮,因為他如果答應了石敬瑭二人的意見就意味著自己背叛了自己義父晉王李克用對自己的栽培之意。但是他如果要是不答應的話,他也不敢確定石敬瑭和康義誠二人會不會對自己來上一個殺人滅口。李嗣源在屋中來來回回的渡了半天步子,最後還是沒能下定決心,於是便猶猶豫豫的對著他們二人說道:“實不相瞞啊二人,你們二人所說的我也並非沒有想過,可是我怕,我這麼做的話,會,恐怕招至不義之名啊!”石敬瑭見李嗣源心思已經活動,便又鼓動著李嗣源說道:“太保!自古以來成就大事的人,有那個人的出發點是對的,不全是吧!可是史書中所記載的那個不是天花亂墜一般!我給你直說吧,隻要你做的皇帝,史書上怎麼寫,還不是你一句話的事嗎?”這一句話,可是徹徹底底的打消掉了李嗣源猶豫不決的念頭,於是便命令安重誨移檄會兵。

自從李嗣源移繳會兵之後,一時之間李嗣源軍,軍聲大振,李嗣源見此便也心中大定,於是遂以大將石敬瑭為先鋒,養子李從珂為都總兵,引兵徑直進入並占據了大梁。

李嗣源派兵公然造反並攻占了大梁之後,哨馬趕忙將這一消息報入了洛陽,報給了後唐莊宗皇帝。莊宗皇帝趕忙召集滿朝文武大臣一齊商議,待的大臣們俱都到齊了之後,便見到了莊宗紅人李紹榮奏請道,說是要請唐主駕幸關東,然後再招諭中原各鎮一齊起兵攻伐李嗣源大軍,唐主聽聞之後,想也沒有想便直接答應了李紹榮的奏請。後唐莊宗皇帝的車攆剛剛到的萬勝鎮的時候,又從哨馬口中得知李嗣源占據了大梁之後,便派出了多路軍馬前來攻打自己的京都洛陽,又聽哨馬奏報得知自己手下的諸路軍閥也多數離叛了自己投歸到了李嗣源的帳下,後唐莊宗皇帝聽聞之後,頓時神色沮喪不已,卒棄車乃登高,仰天長歎,歎道:“我時運不濟啊!蒼天為何如此不公啊!”後唐莊宗皇帝仰天長歎罷,便又內心中生出了一股光棍氣,對著跟隨自己而來的眾人頒布下命令,命大軍即刻旋師回朝,徑回到了京都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