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戴禮帶來劫營的軍卒們,在聽的大將黃文寶所攜帶著的兵馬盡數行無蹤跡,見到晉軍三座軍營俱都是空營,本就已經被嚇破了膽,恨不得插翅而逃,當在聽的自己的主帥戴禮下達了撤軍的命令之後,這可就亂套了,隻見的戴禮下達撤軍的命令之後,軍卒們你推我我擠你,混亂不堪的往晉軍左營營門口處擁擠著往外跑,毫無章法,哪裏還是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分明就是一支難民營嗎!
戴禮見狀心說不好,要是晉軍趁我軍混亂之際從四麵八方擁將出來,那麼我軍可就要倒了血黴啦!果不其然,戴禮剛想到這裏,忽然見他便見到了晉營之內火炮震天,光照山川,四麵八方,無數的晉兵晉將猶如潮湧般而來。
戴禮這時哪裏還敢戀戰,他當然不敢戀戰,隻得指揮著身邊軍卒們,拚了一死這才殺開了一條血路,落荒而逃般跑走到了金井關關下。戴禮到的金井關前發覺這個金井關跟自己出發劫營前一般無二,關城之上,黝黑淒慘毫無生機,戴禮見到這裏心中懸掉著的心這才平穩了一些,戴禮用手一指身前的小校,對他說道:“你上的關前,叫我軍將士們快開城門,放我等進關!”戴禮話音剛落,便突然見得關上火把一齊明亮了起來,在火把亮起的一瞬間戴禮便被嚇了一跳,再加之關城之上火光衝天一時之間不辨敵我真偽,戴禮剛要詢問關城之上的軍卒為何突然燃起火把,難道就不怕敵軍向著這裏殺來不成?可是這句話戴禮還沒能說出口,便在他的耳邊聽的了一員大將對著自己大聲叫嚷道:“戴禮啊!戴禮!你去劫我軍營寨不成,我卻輕而易舉的取了你這座金井關!事到如今,戴禮你如何不趕快下馬守降?”戴禮聞聲向著關城上眺望,遠遠的看到了關城之上,晉軍旗幟之下站立著一員晉軍大將!此人是誰?偷襲的這金井關的人是誰呢?取關者,非是旁人,正乃是奉了劉知遠將令在金井關外隱蔽之處埋伏起人馬,專待戴禮前去劫營好趁機奪取敵軍金井關的大將史弘肇也。
敵軍將令戴禮眼見了這個金井關已經被晉軍奪取,自己再要奪關已然來不及了,再加之手底下的軍卒們膽氣已然泄掉了。為了活命,為了報仇,戴禮也不敢望著自己逃回來時的南路逃走,隻得勒馬奔西路殺去。
劉知遠會讓戴禮就這麼輕而易舉的就跑掉了嗎?當然不可能,戴禮也不想一想劉知遠是誰?劉知遠可是一位百戰名將,他會料不到戴禮會狗急跳牆奪路而逃嗎?當然料到了,而且劉知遠也於這金井關關外可能逃跑的道路上,都埋伏好了得力大將鎮守。所以這個戴禮玩了命的往西奪路而逃,逃跑了沒有多遠,便在路前迎麵遇著了劉知遠帳下另一名大將郭威給阻住了道路,這時的戴禮為了能夠活命便拚了命的往外衝殺,郭威見狀,嘴角漏出了一絲不屑的冷笑,隨即催促胯下寶馬聽著兵刃就衝到了戴禮的身前,兩馬相交,二將便戰鬥在了一起,戴禮還是不是郭威的對手,比手不及三合,便被郭威一矛,給將他截死在了馬下,戴禮所帶領著的一眾軍卒眼見得自家主將已然被晉軍大將所殺,便也沒有了拚命衝殺的意思了,於是便也盡降其眾。郭威割下來了戴禮的首級,聚攏軍兵,複又回到了金井關前取齊,這時天色已然微明,劉知遠便率領著大軍入關安撫軍民。
待的劉知遠率領著本部晉軍精銳並卒進入到了金井關內駐紮之後,劉知遠便邁步走進了戴禮先前所居住著的中軍大帳,過不多時帳下大將先後進入對著劉知遠交差報功。待的郭威、史弘肇二位大將處理完本部軍情事物之後,也來到了劉知遠處,對著劉知遠各自獻上了自己的功勞已畢,史弘肇這才心悅誠服的對著劉知遠,詢問著問道:“哎!元帥大人,你是又如何知道黃文寶兩軍所獻的這一條計策可以成功的呢?快告訴我!都快憋死我了!”劉知遠聽罷,對著史弘肇哈哈一笑,隨即劉知遠這才解釋說道:“因為,黃文寶兩軍初降我軍之時,我觀這個黃文寶將軍材貌不凡,是個好漢,故此繞他一命將他釋放,並委他為我帳前大將,以安其心。最主要的就是這個金井關原本就是是他和戴禮二人共同鎮守著的,黃文寶將軍既然鎮守過金井關也就必定熟知這個金井關的地勢,因此我才向他求教破關奪城的計策!”史弘肇聽罷,對著劉知遠伸出了大拇指,無比佩服的說道:“還是元帥大人,懂得用人之道啊!”
劉知遠聽到史弘肇對著自己說佩服自己的用人之道,這才又對著在場諸位將軍們說道:“說到這用人之道,我本就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黃文寶將軍對我獻出他的這條妙計,本是我出乎本心,隨口對他一說。沒想到黃文寶不僅不顧慮個人安危的說出了一個使他自己如何進關,如何引誘戴禮劫營,如何趁機埋伏好兵馬,待的他二人出關劫營之際,一舉奪取下這金井關。這條計策的實行,也惟有黃文寶將軍可成此功。我聽過之後,用之而無疑,我不負他黃文寶將軍,他黃文寶將軍又豈可辜負我對他的一片真心實意呢?今得此關,黃文寶當當的這頭功!你們別人也別不服,也別眼氣。隻因為黃文寶將軍此計可是勝過了用數萬人馬之力啊!”史弘肇聽到這裏,是徹徹底底的對著劉知遠拜服,說道:“元帥大人!您深謀遠識,我等皆不及也!”劉知遠嗬嗬一笑,不置可否!隨即傳令進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