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威本就是一個亂世梟雄,要不然郭威他也不會在不久的將來做上了後周的開國皇帝。劉知遠聽罷郭威對自己的提議之後,連連點頭稱讚,於是便對晉主石重貴上了一道密表,表稱吐穀渾白承福反覆無常,還是將白承福部眾遷居內地,打散之後與漢人雜居的為好。晉主石重貴接到了劉知遠的表文之後,便欣然接受了劉知遠的建議,便派出大軍將吐穀渾部眾押回內地,分置諸州,與漢人雜居。
你想想吐穀渾首領白承福又怎麼會束手待斃呢?於是便率領著部眾奮起反抗。劉知遠料定這個白承福勢單力孤,絕對不是朝廷正規軍的對手,於是便派遣帳下大將郭威前去誘降白承福,這個白承福此時見到了郭威之後,就猶如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白承福於是便跟隨著郭威進入了劉知遠所在的太原城,白承福一進入到太原府之後,劉知遠便用軍兵團團圍住了白承福及其他的部眾,劉知遠誣陷白承福密謀造反,白承福到了劉知遠的地盤之上,就是有嘴也說不清,於是劉知遠便將白承福及其親族一共四百餘口,殺得個精光。所有白承福的遺資,一並收入到了自己的名下,待的斬了白承福之後,劉知遠又給晉主石重貴上了一道奏折,奏報晉廷,仍然將密謀造反的罪名按在了白承福的身上。晉主石重貴遠在洛陽,他又哪裏知曉太原城裏發生的一切呢,便對著劉知遠大加讚賞了一番,並賞賜了劉知遠許多物資。吐穀渾在白承福被誅之後,便從此衰微了起來,而劉知遠所在的河東一地在得到了白承福的錢財之後,便從此變得雄厚了起來。這也成為了不久的將來劉氏代晉的本錢。
契丹國主耶律德光在得到了孫方簡二兄弟和吐穀渾頭目白可久二位熟悉晉地的向導之後,便又心生了派遣大軍征討晉庭的心思。於是遼主耶律德光便派遣出了遼兵三萬進犯河東。因為白可久久在河東太原附近活動,於是這路大軍便由白可久為向導!太原節度使劉知遠在得到了遼兵再次入侵的消息之後,便連夜派遣帳下大將郭威出兵到了陽武穀埋伏起了精兵,待的遼兵到的陽武穀之後,便趁機四麵殺出,一舉擊破遼兵,斬首七千餘級。同時張彥澤也報稱說自己在泰州、定州兩個州府,也接連殺敗遼兵,俘敵馘二千餘名。
接連兩個捷報報入晉廷之後,晉庭君臣,便由此得意揚揚了起來,還大言不慚的說三道四,說什麼北虜勢衰,及其容易翦滅。
遼主耶律德光在聽聞自己派往河東和泰、定二州的大軍接連被晉庭劉知遠部和張彥澤部殺得大敗,丟失部卒無數,不由得勃然大怒,這時帳下大將趙延壽對著自己獻計道:“陛下!勝敗乃兵家常事,沒有什麼可大驚小怪的!末將有一計,可一舉殺敗晉庭守軍!”於是趙延壽便走到了遼主耶律德光身前對著他耳語了一番。
這一日,幽州城外晉軍大營來了一個弁目,這個人是誰呢?此人非是旁人,正是遼國大將趙延壽。趙延壽身穿著一身農夫衣衫,落魄不堪的來到了幽州城外的晉軍大營,對著晉營守軍說道:“我乃是遼國大將趙延壽,我有要事要與你家大人相商。趕快去通報你家大人,晚了就來不及啦!”晉營守軍聽到來人是遼軍大將趙延壽之後,不敢怠慢,便趕忙報告給了幽州守城大將馮玉。馮玉聽到下人的報告後也是一愣,出於寧可錯過也不放過的心理,馮玉便接見了趙延壽。趙延壽對著馮玉說道:“遼主耶律德光,怪罪我,說我在泰、定兩州作戰失利,重責了我一百軍棍,我一時心生怨恨,便逃離了遼軍大營,還望將軍肯許我回歸故土。”趙延壽說著話,掀起身上的衣衫露出了自己的後背,馮玉一看趙延壽的後背那叫一個慘啊!整個後背都快被打廢啦!
馮玉看到這裏也就深信不疑了,因為趙延壽背後的杖傷都是真的。這個趙延壽也真夠狠的,為了迷惑馮玉,竟能夠下的了這麼重的手。
馮玉隨即對著趙延壽說道:“趙將軍,我且問你,你逃離遼軍大營,他們可曾知曉?”趙延壽聽罷,眼睛都不帶眨一下的說道:“我是說我出來,是為了偵查地形而來的。所以遼軍將士們誰都不知道我已經叛逃出來啦!”馮玉又隨即說道:“那麼?趙將軍,我且問你,你是否真的想重歸故土呢?”趙延壽回答道:“我想!我是一時一刻也不願再為遼營效力啦!”馮玉聽罷,緊接著又對著趙延壽說道:“那麼,我這裏有一計,不僅可以使將軍重歸故土!還可以報的了遼主耶律德光杖責將軍之仇!不知將軍你肯不肯答應?你也別急著答應我,抑或是拒絕我!”趙延壽想也不想的就答應,道:“將軍,你就說我應該怎麼做吧!隻要是能夠重歸故土,我就是死了也在所不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