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劉知遠在河東自己的地盤上被部眾簇擁著登上了皇位之後,被遼主德光給得知到了這一個消息。遼主耶律德光聞知遠稱帝於河東之後,那還了得,又怎麼肯善罷甘休呢!於是遼主耶律德光便勃然大怒,當庭宣布,剝奪劉知遠所封的官爵,同時又當庭宣布下了幾道命令:派遣通事耿承美為昭義節度使,率領大軍駐守在澤潞,派遣高唐英為彰德節度使,率領大軍駐守住相州,派遣崔廷勳為河陽節度使,率領大軍駐守住孟州。由此這三路節度使便形成了對河東劉知遠的三麵包圍的形勢,這三路節度使親率大軍分三麵扼定斷絕了與河東的往來之路,既可以防備河東軍兵又可以有效的對河東形成最快的致命打擊。
遼主耶律德光的想法很美好,可是現實卻很打臉。那知這深陷遼地的三處人民,因為很是惱怒遼人對於漢人的壓迫與貪虐,便紛紛揭竿而起,相聚為盜,時常攻擊落單了的小股遼國部隊。
其中比較有名氣的就包括滏陽盜匪頭子梁暉,聚集起了部眾一千人,帶領著錢財親自到了劉知遠所在的晉陽地區,對知遠表示出了願意歸降於自己同時表示願意成為驅逐遼國人的一名馬前卒。有民間人士,那就就肯定少不了軍方代表了,軍方就有身為遼國磁州刺史的李穀,他也秘密派遣心腹到了晉陽報知給了劉知遠,說相州地區遼國防禦空虛,可以趁機打下相州城來,以便打破遼國對河東的三麵夾擊之勢。劉知遠在接到了李穀的密信之後,便立即做出了令新進投靠到自己陣營的土匪頭子梁暉率領著自己部下一千餘名土匪前去偷襲相州城。劉知遠此舉有兩個目的:一,就是看一看這個新進投靠自己的梁暉是不是真心投靠自己,如果他真心投靠了自己就得好好的給自己賣命,如果他不是真心投靠自己的話那麼就讓梁暉在相州城送命去吧!二,就是看一看遼國對於相州城的守備到底如何?如果果真就如李穀所說的那樣遼國防禦空虛,那麼一旦梁暉打下了相州城,遼國對自己形成了的三麵夾擊之勢,已然而然的就被打破啦!
梁暉在得到了劉知遠給自己的命令之後,心中第一個念頭想到的就是這是劉知遠對於自己及其自己所率領著的部下們的一個考驗!如果自己率領著部下成功完成了這一個人物,那麼自己以後升官發財的道路可就一帆風順的啦!於是梁暉便很是小心謹慎的派出了自己的探馬前去相州城抵近偵查了一番,在得到多路探馬回報的消息之後,經過分析得知,眼前的這個相州城守備果然就如李穀所說的那樣守備空虛,於是梁暉便趕在遼國漳德節度使高唐英尚未到來之前,便急忙親率壯士數百名,乘著夜色的掩護之下一路潛行,直抵達到了相州城下。梁暉到了相州城下之後又偷偷的潛伏了很久,發覺城上的遼兵一點兒都沒覺察到危險的到來,也絲毫就沒有做好守城的準備,於是梁暉便命手下的壯士們悄悄的架起了攻城時方能夠用到的雲梯,待的雲梯架好了之後,梁暉便親自帶頭,率領著幾十個趫捷健兒,騰騰騰的便登上了相州城的城牆之上,發覺城樓上隻有幾個遼國軍士,於是梁暉便口中咬著鋼刀偷偷的走到了那幾個打瞌睡的遼兵身邊,捂住嘴巴用鋼刀給結果了幾個人的性命,待的清楚了城樓上幾個為數不多的遼兵之後,梁暉這才又對在城牆地下潛伏的軍卒們發出了可以登城的命令,於是梁暉的手下們便接二連三的陸續的登上了相州城的城牆之上。
就是到了這個時候,相州城裏的遼兵們都尚未聞知到一丁點兒的消息,直到了梁暉手底下的健兒們從城牆上下到城裏,殺死了守衛城門的幾十個軍卒之後,打開城門,將在城外密林中埋伏的數百名軍卒一齊放了進來,在眾人一哄兒殺將進來的時候,守城將吏這才被眾人的喊殺聲給驚醒了過來。守城軍卒們在這等情況之下,急切之間又如何抵禦的了,於是這些個遼國軍卒便在守城大將的率領之下拚了命的闖出了梁暉眾人的重重包圍,奪路飛跑而出,相州城裏的軍卒們被梁暉這麼一鬧,弄得遼兵一半送命,一半逃生。梁暉待的清剿了相州城內的遼兵遼將之後,便占據了這一座相州城,一麵對外自稱留後,一麵則給晉陽劉知遠送去了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