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遼主去燕王爭權(1 / 2)

前文說到遼主耶律德光的屍體被運回北國黃龍府之後,遼國太後述律平看到了自己的那個“木乃伊”兒子之後,撫屍說待的須俟諸部寧一之後,才好再安葬他。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就在遼主耶律德光去世之後,遼國境內形勢便立刻發生了變化。

燕王趙延壽在遼主耶律德光去世之後,由於心中怨恨遼主耶律德光違背了先前對自己的約定,答應給自己的皇帝之位,沒有給自己,於是他便首先發難。燕王趙延壽他本身身任樞密使之職,在遼國中京為官,至是扈蹕前驅,欲借中京為根據地擴展自己的勢力範圍,最好是能夠一舉顛覆了遼國的政權。於是在得知遼主耶律德光去世之後,他自己便率先引兵先入恒州,待的到了恒州之後,趙延壽便對著自己的左右部下們,說道:“諸位!遼主耶律德光負我在先!所以我已發誓再不入遼京去了!”就在燕王趙延壽引領著部下眾兵將進入恒州之時,剛好也有一位遼國親王,隨著趙延壽的足跡前來,趙延壽前腳剛進入恒州,這位遼國親王便亦帶領著部下軍兵進入到了恒州。趙延壽在剛進入恒州之時,自己部下大軍尚未駐紮完畢,便聽的自己的部下對著自己稟報,道:“燕王殿下!城外來了永康王!”趙延壽一聽,心中就好比有吃了一隻蒼蠅一般,膩歪不已,心中想到:“我今日之所以領著軍兵到了這個恒州就是為了準備對遼國京都發動致命一擊,可是就在這個緊要時刻,這個永康王怎麼來了!”隻聽到趙延壽對著探馬說道:“這個永康王是怎麼來的?”探馬回道:“永康王也率領著自己本部軍兵一同前來!怎麼辦?他們眼看可就要進城啦!讓不讓他們進來?”趙延壽聽罷,說道:“咱們現在還不能夠暴露自己,還是讓他們進城來吧,待的他們進城之後,咱們再見機行事吧!”趙延壽沒得辦法,再加之又不敢拒絕這位遼國親王,於是隻好任由這位永康王率領著自己的軍兵進入了這個恒州城裏。

這遼國永康親王為誰呢?且聽我慢慢給你道來,這一位永康親王乃是已故的遼主耶律德光的侄兒,是東丹王耶律突欲的長子。這個耶律突欲是在遼主耶律德光爭奪皇位之時被耶律德光給壓迫的沒有生存之地之後,迫於無奈最後隻得投奔後唐而去,後唐明宗李嗣源親自接見了這一位遼國的東丹王,並給耶律突欲賜了國姓改名為李讚華,讓李讚華得已留居在了後唐京師。可是東丹王由遼國出逃到了後唐之時,由於事出匆忙,也沒有來得及將自己的這個兒子帶走,便急匆匆的南逃而去。這也就把突欲的這個兒子留在了北庭。

各位看官可能要問了,我說了半天了也沒有告訴你們這位永康王叫什麼名字呢是吧!我這就說,這個永康王名字乃是叫作耶律兀欲。遼主耶律德光因為他舍父事己,又看這個耶律兀欲是一個忠誠事己的人,於是便下令特封耶律兀欲為永康親王。

這一位永康親王耶律兀欲是隨著遼主耶律德光率領著大軍一步步的攻入到了中原內地而來的,又複隨著遼主耶律德光由中原內地回歸遼國的。在跟隨著遼主耶律德光回國途中路過趙延壽的轄地時便已經看出這個燕王趙延壽心中怏怏不快,料定他是在刻意蓄怨,因此便特地對趙延壽加強了提防。就在趙延壽領兵向著恒州出發之時,耶律兀欲便通過自己安插在趙延壽身邊的細作得知到了這個趙延壽想趁著遼主耶律德光去世之後遼國政權真空的時機發動兵變一舉奪權的舉動,於是就在趙延壽領兵向著恒州出發之後,他自己也便趕緊率領著自己的部下緊隨趙延壽而來。

永康親王耶律兀欲此次追蹤趙延壽而至,明明就是為了奪他趙延壽的根據地而來的。

耶律兀欲在率領著自己兵馬一進入恒州城的城門,便立即命令恒州城門門吏繳出了自己所管的城門鑰匙,待的進至恒州府署之後,又複令恒州府署的庫吏繳出簿籍,到的這個時候恒州全城要件,皆已盡歸耶律兀欲的掌握,跟隨著趙延壽進入到這個恒州城而來的遼國國籍的領軍大將又多半歸附在了耶律兀欲的麾下,表示願意奉他耶律兀欲為嗣君。

耶律兀欲率領著自己部下所有戰將登上了恒州城內的鼓角樓上,與麾下諸將商定密謀,擇日推戴。可是就是到了這個時候了,那個燕王趙延壽還尚似在睡夢之中,全然沒有知曉,反而自稱自己曾受遼主耶律德光的遺詔,讓自己權知南朝軍國政事,並向永康親王耶律兀欲要求管鑰簿籍。你趙延壽想做什麼,人家耶律兀欲什麼都知道。耶律兀欲想幹什麼,他趙延壽卻一點兒都不知道。你想想在趙延壽向著耶律兀欲索要鑰匙簿籍的時候,耶律兀欲又怎麼可能給他呢!耶律兀欲當然不會答應,也不會給他趙延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