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鳳翔城君臣問計(2 / 2)

聽到這裏之後,郭威方才拜辭而出。

翌日,清晨。

漢庭早朝。

郭威複再次入朝,參加早朝。漢主劉承佑又擬下令命郭威兼領方鎮,郭威於是便再次對著漢主劉承佑拜辭道:“楊邠位在臣上,未受茅土,臣何敢當此重任!且臣嚐蒙陛下厚恩,忝居樞密,帷幄參謀,不能與將帥同例。史弘肇為開國功臣,夙總武事,所以兼領藩封。臣所立之功勳不及史弘肇十分一二,所以微臣是萬萬不敢再受此重任啊!”

漢主劉承佑和郭威,君臣二人又再三扯皮了一番之後,郭威仍然不肯接受。於是,漢主劉承佑便也知道收回成命,改封郭威為檢校太師,兼職侍中,且加賜史弘肇、蘇逢吉、蘇禹珪、竇貞固、楊邠等兼職,與郭威略同。惟中書侍郎李濤,已早罷相,不得與賜。

漢主劉承佑還尚欲特別賞賜郭威,怎奈的人家郭威一再叩謝道:“運籌建畫,出自廟堂;發兵饋糧,出自藩鎮;暴露戰鬥,出自將士;今功獨歸臣,再三加賞,反足使臣折福。願餘生為陛下效力,嗣有他功,再當領賞便了!”

就這樣,漢主劉承佑和郭威就這麼又互相扯皮,差不多得有三揖三讓吧。漢主劉承佑這方才罷議。

同時,郭威還對漢主劉承佑提了一個醒:陛下您此次封賞的諸位大臣們俱都是在朝身居要職的人們,而統兵在外鎮守邊疆的各位節度使大臣們可是一點兒都沒有得到賞賜。陛下,您看是不是也對各位封疆大吏們也恩賞一番呢?免得讓別人說陛下:嗣因受賜諸臣,謂恩賞隻及親近,不錄外藩,未免重內輕外。

漢主劉承佑聽到了郭威對自己的告誡之後,趕緊一拍腦門,對著郭威連連說道:“愛卿,所奏及是!所奏及是!”

於是漢主劉承佑便又再議加恩,加封天雄節度使為太師,加封山南東道節度使安審琦為太傅,泰寧(即上文兗州)節度使符彥卿為太保,河東節度使劉崇兼中書令,忠武節度使劉信,天平節度使慕容彥超,平盧節度使劉銖,並兼侍中,朔方節度使馮暉,夏州節度使李彝殷,並兼中書令,義武節度使孫方簡,武寧節度使劉贇,並加同平章事。

其他的比如鎮州節度使武行德,鳳翔節度使趙暉等人,也是各加封爵,不勝殫述。

漢主劉承佑在頒布了封賞各路諸侯的命令之後,聖旨也立即頒布而下。在漢主劉承佑的封賞聖旨到了鳳翔之後,現在已經身居鳳翔節度使之職的趙暉,不僅沒有絲毫的喜悅,因為什麼呢?

其實吧!說起來也很簡單。那就是因為,他趙暉感覺自己之所以被漢主劉承佑封賞那是靠別人給的。

郭從義之所以被封賞那是人家郭從義打下了長安城殺敗了趙思館。

郭威之所以被封賞,那是人家郭威打下了河中府,殺敗了李守貞。

再看看他趙暉自己呢?領兵出征鳳翔,反而在圍攻鳳翔,已曆年餘,聞河中長安,依次平定,獨鳳翔不下,功落人後,因為這個心思作祟,也就免不得焦急異常啦。

其實,這都是可以理解的,可是,他趙暉不這麼認為啊!

於是乎,他趙暉便遂立即督促部眾努力進攻,以期望早日攻克鳳翔,完成這個使命。

說完了趙暉,咱們再來說一說被圍困在鳳翔城裏的王景崇。王景崇因為被困守危城,時間久了,也就免不得被害得智窮力竭,食盡勢孤。

王景崇的幕客周璨,這一日來到了王景崇的住處對著自己的主子王景崇,耳語道:“主公,您先前與河中、長安,互為表裏,所以才能夠堅守至今。然而今日,河中、長安二鎮皆已經被漢庭平定,主公您將何恃?”

王景崇聽罷,說道:“我已經命我兒,攜帶書信前往蜀地請求援兵去啦!”幕客周璨聽後對著王景崇搖頭說道:“主公,您難道還沒看出來嗎?蜀兒是萬萬不可靠的啊!”

王景崇問道:“那麼,依你之見,我將何去何從啊?”幕客周璨說道:“主公!依我之見,我看咱們莫不如降順漢室,尚足全生啊。”

王景崇聽後,過了許久方才說道:“實不相瞞啊!我是不想這麼做的啊!隻因我一時失策,累及君等,現在我已經是追悔莫及啦啊!現在,君勸我出降,我也知你是出於一片好心,但是我唯恐城破之時我等必死,出城投降亦未必不死,君你難道不知道長安城的趙思綰麼?”

璨知不可勸,退出署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