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了吳越國的政亂,咱們再來說上一說南方其他割據政權於此同時發生了哪些個事情呢!
於此同時的荊南節度使高從誨病歿,他的長子高保融即位。
這個荊南節度使,先是在漢高祖劉知遠起兵太原之時,高從誨曾派遣使臣到太原麵見劉知遠,對劉知遠勸說讓他速速派兵進取中原,恢複後晉帝國的江山,同時呢他又一麵派遣使者攜帶著大批的貢品,入貢大梁(也就是現在的後漢帝國都城汴梁),想要取媚與巴結遼主耶律德光。
到了後來,遼太宗耶律德光被中原人民的反抗折騰的精疲力盡最後迫不得已率眾北返,至後漢劉知遠定國。高從誨又趕緊對著汴梁劉知遠上表稱賀,並求漢高祖劉知遠將郢州封給自己,結果未得到漢高祖劉知遠的應允。
高從誨心有不甘,於是便率領著自己的部眾,潛師寇郢,結果也是高從誨沒有這個命,被後漢刺史尹實給一舉擊退。
高從誨,仍然不死心,這便又發水軍襲擾襄州,結果也未能得逞,也被後漢襄州節度使安審琦給擊敗,高從誨這才死了這條心,率領著自己手下的殘兵敗將敗歸荊南去了。
高從誨兩次失敗,勞民傷財,惹惱的民眾對他怨聲載道。同時高從誨又恐漢兵南討,為了自保,這便急向南唐、後蜀兩國同時稱臣,求他們在漢兵攻打自己的時候能夠伸出他們的援助之手。
當時不僅荊南地區的老百姓們,就是南唐和後蜀國兩地的居民們見他東奔西走,南投北降,見利即趨,見害即避,皆都呼他為高無賴。
幹佑元年,高從誨又因與後漢失和,後漢朝廷為了製裁高從誨便將荊南地區通往後漢的通商道路給截斷了下來。
你還別說,後漢朝廷給荊南地區的經濟製裁還真是管用。一下子就將荊南地區的經濟給打的倒退了好幾十年。
因為荊南地區通往北方的商道給截斷,與北方商旅不通,致使荊南地區境內經濟貧乏。高從誨沒得辦法,隻得再次,複上表漢廷,對後漢皇帝劉承佑自陳悔過,願修職貢。
漢廷這邊考慮到自己此時此刻長安城趙思館、河中李守貞、鳳翔王景崇他們同時在三地發起了判亂,本就應接不暇,也就不想再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再跟荊南高從誨撕毀臉麵,交手。
後漢這邊因為後院起火,三叛構兵,也就無暇詰責,於是這便派遣使臣宣撫荊南。
這件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事情發生之後,後漢朝廷於荊南地區也就又恢複了往日的和平。
隨後不久,荊南節度使高從誨寢疾而終,在高從誨病逝之時,下令,命自己的長子高保融接替自己裁判荊南地區內外兵馬政事。
也就這樣,在高從誨旋歿之後,高保融嗣知留後,告哀漢廷,漢庭這便授封高保融為荊南節度使,同平章事。
也就是在高從誨去世的第二年,高保融為荊南留後的第二年,漢庭接連平定了長安、河中、鳳翔三地叛亂,漢主劉承佑聽從郭威的建議對朝廷內外軍政大員俱都加官進爵的賞賜了一番,對這個曾經惹下了麻煩的荊南地區也不例外,於是便也推恩加封,命高保融兼官侍中,與吳越國同時頒詔。
此外,還有湖南節度使楚王馬希廣,雨露均沾亦得以進授為太尉。
這也算是大漢隆恩了吧。
湖南節度使楚王馬希廣在漢庭平定三叛的戰爭中沒有建立寸功,也被加以進授為了太尉,那他當然是欣然拜命而守啦。
此外,還有湖南節度使馬希廣的兄長馬希萼,此時正占據著朗州,也曾遣使至漢,表求節鉞。
自古以來,就是長子繼承其父的爵位,弟弟繼承了哥哥應有的爵位的事情在中國古代也曾有過,可是卻並不多。
這不,在湖南這種事情就發生啦!馬希萼為兄長,馬希廣為弟弟,在其父去世之後,其父的爵位被應該由作為兄長的馬希萼來繼承的,可是現在作為弟弟的馬希廣卻得以繼承了王位。
兄獨向隅,勢不免要同室操戈了。
果然為時未幾,即致暴裂。馬希廣有一庶弟名為馬希崇,馬希崇也曾為天策左司馬,這個馬希崇是一個素性狡險的小人。在馬希廣繼承王位的過程中他曾出過不少的力,要不是馬希崇曾暗地裏給馬希廣的書信中,曾寫到讓馬希廣暗命指揮使劉彥等心腹,妄稱遺命,廢長立少。
王爵之位,誰不想當呢!於是乎,馬希廣在得到了寫一封書信之後,便暗地裏行動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