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漢帝欲除二權臣(1 / 2)

卻說楊邠、史弘肇等,攬權執政,勢焰薰天,就是皇帝老子,亦奈何他們不得。

漢主劉承佑的近侍,及其他的母後,太後一族的親戚,夤緣得位,過不多久也多被楊邠和史弘肇等權臣給一一撤除。

不光這些就連太後的故人之子,為了求補軍職,去求到了太後,太後抹不過麵子隻得親自去跟主管軍政的史弘肇去說。

可是這個時候已經被權利熏昏了頭腦的史弘肇不但不答允,反而史弘肇在太後離開之後,立刻便派人去將這個人給抓來好一頓訓斥之後又將他給推出午門給斬首示眾啦。

這還不算完,還有太後的弟弟叫做李業的這個人,身居武德使之職,夙掌內帑,適逢宣徽使一職出了個空缺。於是乎,李業便去苦苦哀求自己的姐姐李太後去了,李業去乞請太後好讓他給自己活動活動好讓自己得到升補。

太後還是扭不過自己的這個寶貝兄弟,沒辦法太後也隻得去將這個事情轉告給了漢帝劉承佑,劉承佑因為是自己的舅舅也不得不拿著他當回子事,於是便也去轉語給了主管這件事的執政主官,可是這件事情上麵又被楊邠與史弘肇二人,給攔了下來。

隻見得在執政主官說出了這一個情況之後,史弘肇他們二人便俱抗聲說道:“內使遷補,這個事情必須得有個先來後到吧!再者說了,政績出色的官員不在少數,比他強的人也不在少數。怎麼排也排不到他的頭上,怎麼輪也輪不到他的身上。而且更加重要的一點就是這件事情上,怎麼著,也不得超擢外戚,這樣可是會紊亂舊綱的啊!”

理非不正,語亦太激。

不得不說史弘肇他們兩個人的理由還是很對的,就是話說的太過於直啦!

在史弘肇他們二人身上碰到了一個不軟不硬的釘子之後,漢帝劉承佑便也隻得作罷。

可是,漢帝劉承佑又不得不去跟自己的母後一個交代,於是漢帝劉承佑便去到了太後的寢宮,在下人的通報之後,漢帝這才進入到了太後的身邊,入稟太後,太後知道之後,由於先前就在史弘肇他們那碰了個釘子,也就隻好作為罷論啦。

不光李業沒能當上這個職位,就連客省使閻晉卿,理應依次當升宣徽使這個空缺,可是就是因為史弘肇與宰相蘇逢吉有矛盾,也久久沒能得以補上這個空缺。

朝政到了這個地步,你說說這是個何道理?

除了這些人,還有一些受到漢帝劉承佑所寵幸的人也沒能得以升遷!

這些人是誰呢?

他們分別是:樞密承旨聶文進,飛龍使後趙匡讚,還有大漢朝的茶酒使郭允明,他們這些人皆是漢主劉承佑的幸臣,也始終不得以遷官。

平盧節度使劉銖,因為某些緣故,罷職還都,守候數月,也未能得以調任他職。

就是因為這些個緣故,彼此之間便各生怨恨,也就漸漸的有了殺機造反的心思。

漢帝劉承佑在漢祖劉知選去世之後的三年服闋的時間裏,除了服喪就是跟一群宮娥宮女們在一塊聽樂廝混,其中有一個是他最為喜愛的人,他一天賜給了伶人一匹錦袍還有一條玉帶。

這個伶人心知史弘肇驕橫,為了能夠攀上他這一條高枝,便不得不前去道謝(說是道謝,其實就是巴結史弘肇!),卻不料當她來的時候,竟然因為言語不當當麵觸怒到了這個史弘肇。

結果這個史弘肇竟然當麵對著她叱辱道:“我大漢士卒們正在守邊苦戰,還尚未得此重賞,似你這般下作之人,又有何等功勞,也能夠得此重賜。”

史弘肇越說越是生氣,於是便立即對著下人們下令,命他們立命將她身上的錦袍還有玉帶給脫了下來。

待的將這些個禦賜之物都除下來了之後,便下令將這些個物件全部還貯到了官庫中去啦!

伶人固不應重賞,但亦須上疏諫阻,不得如此專橫。

漢帝劉承佑最初曾娶大臣張彥成的女兒為妃,可是也就是不知道是什麼緣故他們二人婚後的生活不甚和協。後來,漢帝劉承佑又後娶了一個姓耿的女子,這個女子是一個秀麗絕倫的大美人,漢帝劉承佑那是越看越是喜愛,喜愛了那就得大加寵信了,久而久之漢帝劉承佑便想立她為大漢王朝的皇後。

這個消息傳出去之後,那可就熱鬧啦!有同意的,也就有不同意的。

同意的大臣們比較有名的就是商諸楊邠,楊邠在聽了這個消息之後,便立即找到了漢帝劉承佑,對著他說,立皇後這件事一定要抓緊,可萬萬不可耽誤,漢帝劉承佑聽說之後,本也想立即就冊封她為皇後。可是,漢帝劉承佑又一想到了大臣們的反對意見便也就決定立後這件事還是從緩再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