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啊!誰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樞密使王峻竟然派遣前申州節度使馬鐸領兵到來,突然殺入到了自己許州城中來了。
劉信情急無聊,索性自盡了事。
前申州節度使馬鐸見狀也就隻得派遣人手回到京都汴梁向樞密使王峻覆命去啦。
王峻、王殷等,已為郭威除去二患,便於正月五日,迎接郭威進入到了京都,一麵脅令李太後下誥,把漢室所有國寶,悉數齎送郭威,威敬謹受誥。
誥雲:
自古以來,受命相繼,這個天下就不是一家一姓的天下,而是天下大眾們所共同擁有著的天下,因此這個天下也就可以傳諸於百王之中。同樣,也就是老百姓們人人心中向往和擁戴你,那麼這個皇帝之位,你就可以多座上一段時間。反之,如果老百姓們人人反對你,不擁護你,那麼你這個皇帝之位你就做不長,也做不久。也就正應征了那句古話:人心順之則興,天命去之則廢。
前段時間,漢帝劉承佑陛下,因為誤信奸佞小人,致使朋黨眾多,且在朝在外均是橫行無忌,不僅致使在朝的顧命大臣係數被人殺戮殆盡,而且還致使自己由小人暗殺身亡致死!
……
反正就是稀稀拉拉的說了大半天,內容無非就是說自己多多的偉大,而前漢帝劉承佑是多麼多麼的糊塗啊,什麼的。
就這麼著,李太後頒布了詔書之後,又將傳國玉璽等寶物一並交給了郭威。
郭威接受了誥書之後,再又一並接收了傳國玉璽等國寶,便自門入大內,被服袞冕,禦崇元殿,受文武百官朝賀。
前朝宰相蘇禹珪、竇貞固以下,所以大臣全部聯翩入朝,舞蹈山呼萬歲。
就是曆朝元老馮太師,自宋州馳歸,也入殿稱臣,躬與朝謁。
郭威最後對外宣布改國號由漢字號,改為了周字號,以大周為號,可改漢幹佑四年為周廣順元年。自正月五日昧爽以前,一應天下所有的罪人,俱都被郭威下旨,新皇登基,大赦天下!
已故的前樞密使楊邠,侍衛都指揮使史弘肇,三司使王章等,因為在生前雖說有太多的不對,但是人家畢竟是跟著先皇高祖皇帝劉知遠在賣命,也是高祖皇帝能夠登上皇位的最為得力的人手,所以郭威便以:以勞定國,盡節致君,為由給他們平反,還厚葬了他們幾個人。
除了前樞密使楊邠,侍衛都指揮使史弘肇,三司使王章他們幾個大人物之後,其餘的一同跟著他們幾個大人物一同遭難的人,也被加以追贈。
同時,郭威還宣布,一應天下所以的州縣之前所欠下的幹佑二年以前也就是我郭威做皇帝之前,你們這些個老百姓們所欠下的夏秋兩季的殘稅,一並都給你們廢除了,我郭威不要啦。
其中幾個地區,咱們得重點說一說:其中,澶州是軍事重地,連接著後周同契丹遼國的最前沿,為了讓老百姓們可以安心的監視著遼國的一舉一動,所以郭威下令兩邊共二十裏內,得除放幹佑三年殘稅欠稅。河北沿邊州縣,曾經遭受過契丹人蹂蹂躪過得,都可以得以豁免通欠,如澶州同。
還有就是全天下所有的倉場庫務,應該由各州的節度使專切鈐轄,掌納官吏,一依省條指揮,不得再加以收餘秤耗。
好了,郭威的詔書也已經頒布了,國號也已經確定下來了,至此五代十國的最後一個朝代後周王朝也就正式建立起來了。
總之郭威頒布的這些個命令,為的就是能夠讓老百姓們多得到一些實惠,少付出一些自己辛辛苦苦勞作的成果,為的就是能夠讓老百姓們多多的擁護自己,不要再想著前朝。
具體老百姓們能不能夠擁護自己,郭威心裏也沒有底,不過郭威深信一句話,那就是隻要自己實心實意的為老百姓們謀取福利,那麼老百姓們就會擁護自己。
還有就是,雖然自己頒布了這些個命令,但是自己手底下的這些個官員們,能不能夠執行的徹底,那也是個未知數!
不過,現目前來說,自己也顧不了那麼多了,最起碼老百姓知道了自己的目的,那就足夠啦!實在不行,自己再殺上一個兩個的貪官,不也就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