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佳偶天成(1 / 2)

流星飛電的列車在中部地區的一座名聲響亮的陌生城市停下,到站的旅客匆忙有序地下車,列車空出許多潔淨如新的座位。與雇主通過電話的馬蘇華帶著馮建新、餘嬈音走向站台,淩天奇、淩世林跟屁蟲似的緊跟其後。幾人走下地下通道,出站口早已有一輛黑色S係的奔馳車恭候多時。

車前有一對老夫婦。男的花甲之年,須發鶴白,皺紋縱橫;女的頭發烏黑,麵嬌肉嫩,紅潤光澤,全然不像中老年人。兩人各帶著包,男的公文包,女的手提挎包,神情皆是焦灼不安,手攢拳頭,目光在形形色色的人堆裏搜尋。衣著光鮮、款式各異的黃皮膚中偶見金發碧眼、高大健碩的外國人夾雜其中匆匆走過。

改革開放這些年帶動了這個城市日新月異的極速發展,憑借著得天獨厚的曆史、地理條件和自身的獨特魅力,吸引了許許多多外國投資家、生意人的注意。他們投資辦廠,開拓新市場。加上近年來到中國謀生的外國人與日俱增,地鐵、機場、火車站等人流密集的地方隨時可以看見不少能說一口流利中文的外國人問路,談笑風生。

中國又是舉世聞名的美食大國。天南地北,不論是天上飛的、地上跑的,還是水裏遊的,動不動的,每一樣都能烹飪出美味爽口的十幾二十種不同味道。所以,辦的味道極好的食府進去必定會看到三四個老外胡吃海喝,尤其是夜晚,人更多。這裏多見抱著啤酒瓶子吃烤串、刷火鍋卻嘰裏咕嚕說著德文、意文、法文的外國佬。話說回來,講到吃,還沒有誰敢在對於吃頭頭是道、舉世無雙的中國人麵前撒野,唯有威霸寰宇,世界文化皆起源於大韓民國的韓國人除外。他們嘲笑中華料理不是蒸就是炸,不是炒就是煮,缺乏創新,墨守成規,老套守舊,遠遠比不上泡菜之王韓國料理思密達。其目空四海、囂張跋扈的態度著實令人憤然。不禁讓人感歎井底之蛙鼠目寸光,自命不凡。

兩位老人焦急如焚,愁眉不展,似乎害怕某種殷切的希望慘遭無情的破碎,但又不能阻止這種殷切的希望爆發熔漿般炙熱的力量,從而備受煎熬。直到馮建新出現在老人的視野中,滿腹煎熬才平定下去,化為驚天的歡喜。

兩位老人愁苦的臉同時笑容燦爛,恍若三月春陽,能消磨萬年寒冰。馮建新卻不喜不悲、古井不波地叫了聲“爸,媽”,再無其他,還不如餘嬈音香甜的“伯父伯母”來得實在,仿佛父母是卑賤不堪、隨傳隨到的仆人,無需在意。他目光毒辣地斜了淩天奇、淩世林一眼,冷笑不已,模樣陰險。再一轉,又是笑臉盈盈地迎著馬蘇華,“為了感謝你的救命之恩,我做東請客吃飯,能否賞個臉?”

“不了。”馬蘇華拿出一款花潮的女士皮夾子,把能證明花錢的收據、發票一股腦全掏出來,對老人說,“二位想必就是雇我做事的財神爺吧?人我已經救了出來,完成了你托付我的事情,這些雜七雜八的費用給我報銷吧。兌現諾言,補足尾數。”

兩位老人的笑容隨著馮建新的態度暗淡不少,封建新的笑容隨著馬蘇華的態度暗淡不少。馮建新的父親鬆開腋下夾著的公文包,忙說:“應該的,應該的。馬小姐年紀輕輕,不僅貌美如花,而且練有超凡的本領,好本事,好本事。大法師真材實料,果然名不虛傳。”接過馬蘇華的票據,也不統計對數,從黑色公文包摸出一隻鼓脹的棕色檔案袋遞給馬蘇華,“這些錢應該夠你的尾數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