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靈假裝沒睡醒,看看她能說些什麼。
年輕女子在何靈臉上又輕輕拍了兩下,“醒了,趕緊洗漱就不迷糊了。”
何靈想了一下,“姐,我頭有點暈呢。”
年輕女子摸了一把何靈的額頭,眼睛裏有笑意,“果然是沒睡醒呢,平時都沒大沒小地叫我阿九阿九的,今天居然叫我姐?”
再拍了何靈一下,“暈什麼暈,你這就是想偷懶,快起來。老太太、太太再體恤我們,我們也不能忘了本分嘛。”
何靈很不情願地起身穿衣,嘴裏還嘟嘟囔囔,“起那麼早,有什麼好忙的啊。”
阿九正對著鏡子紮左邊的辮子,回過頭嗔怪道,“世坤少爺北上讀書一年都沒回來過,這次忽然回來小住,老太太、太太能不高興啊。這都小半個月了,該收拾的也收拾得差不多了,確實也沒什麼忙的。就看老太太想起什麼,我們就做點什麼啊。”
何靈有種強烈的預感,夢的主人要出現了,應該就是這位世坤少爺。
雖然很不想進夢境,但都已經進來了,也隻能既來之則安之了。
總得想辦法出去的,出去轉一轉,說不定找到韋遠、溫小雅他們,那就跟著他們走好了。
何靈打定主意,用最偷懶的方式從夢境中出去。
經過一整天裝傻賣乖,何靈綜合整理出以下信息:
這裏是江南邊遠小鎮青裏。
東家趙家是青裏少有的幾戶世代詩書人家,祖上曾官至戶部尚書,也算曾是門楣顯赫。後來某位先祖因政見不同得罪權貴,偏為人略為剛直迂腐不知變通,被貶謫。機緣巧合之下,得遇一修道之人同行數月。
修道者通星相、精占卜,曾為趙氏先祖占卜一卦,遙指南方,稱可佑趙氏一族數百年安穩。此後先祖辭別官場,攜妻兒家眷遠離家鄉。
因喜愛青裏小鎮人煙稀少,民風淳樸,風景秀美,也就從此在青裏定居下來。後先祖留下家訓,凡趙氏子孫,隻可專注學問,不可涉足仕途。
數代安穩生活,趙家傾己勤勞,以行德義,且宅心仁厚與人為善,逐漸成為青裏小鎮交口稱讚的大善積福之家。
趙家有位頗為得寵的孫子,趙世坤。
這趙世坤從小就討老太太喜歡,他極聰慧敏思,又能說會道,隻是主意太大,有時極為頑劣。雖然不是長孫,卻是趙老太太極為疼愛的一個孫子。
雖說祖訓趙氏子孫專注學問,但趙家兒孫都謹守父母在不遠遊,偏偏就是這位趙世坤,一定要北上求學。
趙老太太心軟,也就讓他去了。
這一去,就是一年沒見著人。
打發人去學校問過,也是有寒暑假期的,隻是這位坤少爺實在太過貪玩,一句“男兒誌在四方,當趁少年正當時,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廣交友,覓同好…”,一整年未曾歸家。
這一次趙世坤主動說回家小住,趙老太太實在太過高興,於是趙家上下這小半個月忙得熱火朝天的。
天還沒亮,趙家老太太便醒了,拉著小丫頭香荷說了好半天話。好不容易熬到天微微亮,便一手搭著香荷,另一手拄著拐杖,前前後後安排打掃。
一時間,從趙太太、馨姨,到門房趙四,上上下下忙得腳不沾地。
趙老太太一會兒讓廚房準備坤少爺愛吃的紅豆團子,坤少爺從小嘴刁,務必把紅豆磨得起沙起膩;一會兒讓小丫頭把坤少爺少時愛看的畫冊、閑書整理出來,撿一兩本放在坤少爺床頭;一會兒讓管家把剛開蹄的小馬駒洗刷幹淨,指不定坤少爺看那匹小馬駒順眼非得抱著不放…
自從接到趙家長孫趙世坤的電文,說是這兩日返家小住幾日,趙老太太幾個晚上沒睡好,就盼著孫子早點回來。
最重要的是,趙老太太給趙世坤相了親家,就等著趙世坤這次回來,能把親事定下來,也讓趙世坤收收心。
已經十八了,若不是當初由著他的性子,早早定下人家,隻怕這時候肉呼呼的小曾孫已經顫巍巍的滿地跑了。
趙老太太一想到滿院子跑來跑去的小曾孫,眼睛笑得眯成一條線,滿臉像花兒一樣燦爛了。
隔壁慶元鎮上方家小姐不錯,知書達理落落大方,據媒人說模樣是極好的,很容易生養,一看就是三年抱倆。
不然新吉鎮上的馬家姑娘也很好,賢良淑德勤儉持家,媒人也說身體極好,一看便知宜家宜室。
昌合鎮上柳家二小姐也是極為標致的姑娘。端看柳家大小姐過門三年,便給夫家添了兩兒一女,還一胎懷倆龍鳳呈祥,這柳家二小姐肯定也不會比姐姐弱,那就是極好的孫媳婦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