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出氣(1 / 2)

金童看了我一陣,我兩誰也沒說話,相視一笑,這會兒我也明白過來了,他跟我一樣,是個不吃虧的主兒!

金童笑完了跟我說,咱們也別說誰幫誰忙了,各取所需!我點了點頭。金童又問我這群人都是什麼人,你是怎麼知道的?我也沒跟他藏著掖著,當時就把白天在客車上,那群人怎麼說的,我又是怎麼覺察出來的,跟他一講。

金童聽完了,當時問我現在得怎麼辦?我問金童附近都有什麼市場,哪裏外地過來做買賣的多?

金童一合計,跟我說烏城這一帶竟是做買賣的,這邊人自古以來就講究做買賣。當地有句話特別能反應當地人的習慣,那會兒一般家大人都這麼跟孩子說,好好學習,你要是不好好學習,長大以後你就得當幹部!跟我們東北這邊兒的風土人情剛好相反。

烏城這邊兒情況比較特殊,屬於幹什麼的,賣什麼的都有,所以國家在這邊籌備全國小商品綜合市場。眼下烏城的市場很多也很散,所以你說哪裏外地人多,這個還真不好說,因為這些市場現在情況都挺不錯,南來北往的有多是!

再說烏城附近還有個麗州,那邊兒雖然市場不多,但全都是工廠,跟烏城一樣,哪兒的人來這邊開廠子的都有!不過那邊兒主要是做玻璃、水晶製品的,要單說這兩個產業,那跟瓷城相比也不遑多讓!

我點了點頭,也沒著急說話,心裏就開始琢磨,我們遼南這一帶,你要真說有什麼買賣,幹礦的是最多的,跟礦石沾邊兒的工廠也不老少。所以真要做,那直接就在當地做了,也沒必要費勁巴力跑這麼老遠幹礦!

一來是幹礦的,你在當地關係都得硬,人脈得廣,有實力過來開礦,那再遼南肯定也行,所以這夥人肯定不是幹礦的!除了這些重型工業,遼南這邊兒最多的廠子就要數陶瓷廠、玻璃廠了!

可能有人會奇怪,東北這邊兒咋搞陶瓷搞玻璃的多?這不是扯癟犢子嗎!其實還真不是,我們東北這邊兒,尤其是遼南地區,那是最好最肥沃的黑土地,做陶瓷要用啥,用土啊!遼南這裏土質好,所以當時國家就在這邊整了不少陶瓷廠!

不說別的,但就我們臨溟,當時就有五個國企的陶瓷廠子,隻不過後來經營不善,再加上市場經濟放行,都被更搞笑、更便宜、也更快速的小型企業給頂黃了。再說玻璃廠,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石灰石,遼南地區土地肥沃,各種礦產資源特別豐富,石灰石不僅多,而且品質好,所以國家就在遼南整了不少大型的玻璃廠。

還是單說我們臨溟,我跟我弟兩個小時候也不務正業,不愛上學,那會兒除了跟人幹仗打架,就是彈玻璃球。但是當時來說,也沒有錢,那就隻能去玻璃廠偷!光我們偷過玻璃球的玻璃廠,當時起碼就得有四五家,這要是算上那些不知道的,那就真是數不清了!

不過還是同樣的道理,雖然我們這邊兒石灰石多,但是工廠的產品線過於單一化,而且遼南人很懶散,也不像南方那些廠子的銷售可著全國開跑,最後也同樣是沒幹過南方的廠子,相繼要麼倒閉要麼被南方人收購!

我琢磨著,今天劫道那群人,說不定原來就是玻璃廠的!在廠子摸爬滾打這麼些年,肯定一個個都覺得自己不含糊,隻要自己能認幹,那就肯定行!所以過來麗州這邊兒,但是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殘酷的,不是說你換個地方拉屎你就能拉出來了,首先你得有個好腸胃!不然就算給你個金的,你同樣沒轍兒!

做買賣這裏麵,說法太多了,同樣的買賣,人家幹就能掙錢,你幹了不僅不掙錢,還死命往出賠,這就是門道兒上的問題了!我這麼一想,就覺得這夥人在麗州真是有很大可能!如果真在麗州了,那這個事兒還真就好辦了!

隻要過去找誰家工廠是遼南人開的,或者說誰家工廠正在外兌變賣,再或者說誰家就快揭不開鍋了,十有八九能碰上那群人!

當然了,這個事兒我也不能太想當然了。畢竟這隻是一個美好的願望,你也保不齊,這群人不在麗州,就在烏城了。要說在烏城,這個事兒又麻煩了,烏城這邊兒眼下是全國小商品綜合市場基地,賣什麼的都有,哪兒的人也都有,想要在這邊兒找人,那不啻於說是大海撈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