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6章 《組織部長考察》(1 / 2)

166.《組織部長考察》

清早,李林熙還在食堂吃早餐,顏紅就給他打來了電話。

她說昨晚又沒睡,讓我等了幾個通宵,你真狠心。她說她不想再等下去,準備走了。

李林熙奇道:“吃早餐了嗎?你是什麼意思?你有什麼打算?”一連串問了三個問題。

說他漠不關心,是假的。

顏紅沉默了一會兒,接著說:

“真正的愛情不是一時好感,而是明明知道沒結果,還想要堅持下去的衝動。我知道今生能夠遇到你不容易,二十年過去了,錯過了會很可惜……”她說得很動情,幾近唏噓。

李林熙沒有說什麼。讓她講透罷。

顏紅的嗓音帶著哽咽:“我不遠萬裏,不顧一切,一路走到今日,已經沒有遺憾,因為,我已經努力過了……但是,我也是有尊嚴的……再愛也不能卑微地取悅於一個不愛你的人。”

兩支箭,努力地在飛。開始方向卻不同。她曾經拚命地移動靶心,去迎合那一支箭。的確太累太累。

“顏紅,對不起!我不曉得講什麼,無言以對。”他知道,自己被她誤讀,有一種百口莫辯的感覺。

凡事做一半留一半,日後好相見。

“我走了……給你留了一封信,昨夜用了一個晚上寫的。你好好看看吧……今年,我不會結婚的……”顏紅在電話裏斷斷續續地說著,說得李林熙的心,疼得不已。

“你在哪裏?我現在過來吧?”他硬著喉嚨說,一字一頓都牽著那種痛。

“我在家呢!隻是準備去南州。錢放在茶幾上……這不是訣別,我們還有很多很多見麵的機會的。”

顏紅有止不住的傷感。

顏紅剛剛掛斷電話,秦小晴的電話就打了進來。

蕭誌祥說:“我從辦事員幹起,已經幹了30多年了。”

工作壓力大常常被領導忽略或被公眾誤解,受著“夾板氣”,也是基層幹部們反映最多的一個方麵。

一位鎮政府幹事說:“現在老百姓普遍存在著對基層幹部的不信任,認為中央的政策沒有問題。問題出在基層的執行上,是我們‘念歪了經’。”

“鄉鎮幹部是國家聯係群眾的重要橋梁和紐帶,是統籌、協調、推進農村發展的核心,由於在發展的進程中存在著諸多問題,特別是八九十年代,鄉鎮幹部因為提留、麥征、計劃生育等一些強製行政措施,經常和群眾發生直接衝突,所以,鄉鎮幹部在群眾中口碑並不好。在許多人眼裏,鄉鎮幹部通常是這樣的:文化水平低、工作方法粗暴、做事權大於法、處理問題不公、好吃濫喝、不愛學習、不求進取等等。因而,鄉鎮幹部常為人所不屑。”

也有多位“地板幹部”表示,責任大,權力小,是讓他們最頭疼的事。“現在我們這個地區發展的壓力很大,我們在基層壓力最大。可是現在我們地方的財政資金不足,‘小馬拉大車’。”

“權力小、責任大,壓力不小。”這是接受采訪的“地板幹部”講的最多的一句話。“現在基層矛盾不少,各種糾紛越來越多。我們感覺工作量很大,人手明顯不夠。”一位同誌如是說。

身處“地板”,最接地氣

正因為身處“地板”,所以才能“接地氣”。“地板”幹部位卑權小,可地位卻極端重要。一言一行老百姓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這些人就是黨和政府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