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喔,是這樣的,你也許也知道了,今年全國的‘金話筒獎’評選又開始報名了。要報送的話,我們台應該就是把你報上去。不過我又覺得就是把你報上去,估計今年的希望也不大。”說起工作方麵的事情來,賈振坤又習慣性地變得嚴肅了一些。
“哦,你是要說這件事情啊,我前幾天已經聽說了。我想了一下,我去年才評上播音指導,基本條件當然都具備,但是其他方麵好像也不是很突出,聽說這個獎每次競爭都很激烈,覺得也是沒有太大希望,所以也沒有準備報。”李麗娜顯得很平靜。
“嗯,是這樣啊,那就好。不過就是今年不報呢,我覺得我們還是要為下一次做準備啊。”賈振坤看著李麗娜說道。
“為下一次做準備?”李麗娜一時還沒有轉過彎來。
“是的,不打無準備之仗嘛。最好是一報上去的話就能夠獲獎比較好。”賈振坤看著李麗娜微笑著說。
“那要準備些什麼呢?”李麗娜問。
“我呢,初步地想了一下啊,你看現在你的基本條件應該還是很不錯的。去年評上了播音主持係列的正高,播音主持省一級的獎項也得過不少,準國家級的獎項前幾年也得過一些,現在的目標就是衝擊這個全國最高獎了。但是要衝擊這個獎項呢,我看還要從這兩個方麵來做些工作。”
賈振坤稍微考慮了一下,接著又說。
“一個呢是我們的《瀚江新聞聯播》今年爭取獲一個‘中國新聞獎’。這樣的話,你看你主持的欄目獲得了我國新聞界最高獎,這個分量就足了。”
“獲‘中國新聞獎’?”
“是的啊。我們的《瀚江新聞聯播》已經獲得好幾次‘瀚江新聞獎’一等獎了,前幾年還獲得過‘中國廣播影視大獎’,再通過努力,今年衝一下‘中國新聞獎’是很有希望的。”
看李麗娜還有些疑惑,賈振坤又補充道,“這個我會給你們中心陳主任說的,今年新聞中心要把衝擊這個獎項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他要親自抓,欄目製片人具體負責,首先要把節目做好。關鍵的時候上麵的相關工作我再來做一做,應該還是蠻有希望的。”
“那第二件事是?”在賈振坤麵前,李麗娜有時就像一個小學生似的,不經意間就形成了這種狀態。
“這第二件事與你的關係就很密切了。”
“那要我來做什麼呢?”
“我是這樣想的,在你們新聞中心,先由你發起一個‘留守兒童關愛行動’,或者就叫‘麗娜行動’。新聞中心的其他播音員主持人積極響應,你們再組織幾次活動,我們自己的新聞欄目也可以報道嘛。有了一定的影響以後,全台的播音員主持人再一起來響應,再組織幾次規模比較大的活動。這樣一來,你們這個關愛行動在全省乃至全國就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了。”看著李麗娜十分關注的樣子,賈振坤娓娓道來,看來他對這個事情已經考慮得比較成熟了。
“嗯,這個‘關愛行動’好!以前我也有這個想法,就是不知道怎麼去做。”聽了賈振坤的計劃,李麗娜有些小激動。“以前每當看到這樣的新聞的時候,我心裏就不是滋味。那些孩子們好可伶啊,那麼小,爸爸媽媽就不再身邊,沒有人照顧他們。有的孩子也沒有好一點的衣服穿,有的連好一點的文具也沒有,真的,當時就有一種想要去幫助他們的想法。”說到這裏,肯定是李麗娜聯想到了那些孩子們的畫麵,眼睛也就有些濕潤了。
“那你覺得具體應該怎麼去做呢?”賈振坤有些試探的意味。
“我們可以去看他們啊,給他們送新衣服、新文具啊,還可以給他們上課啊,陪他們玩啊。”說起這個話題,李麗娜的激情也上來了。
“嗯,這些都不錯。不過我們還可以更進一步。”
“更進一步?”
“是的啊,我們還可以把這些孩子裏麵的一部分人,比如說他們的父母在南江市打工的,在節假日的時候還可以把他們接到南江和父母團聚啊!”看來賈振坤對這個行動的計劃已經想得比較充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