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船下水的時候,劉文采來到了福州。福州城比之延平城在各個方麵來都強的太多。
福州城是當年鄭和下西洋時,舶此待風之港,也是下西洋海船的重要修造基地。福州曆來造船業更達,可以建造性能優良的福船。史載,永樂元年(14年)五月,“命福建都司造海船百三十七艘”。翌年“將遣使西洋諸國,命福建造海船五艘”。以後又有多次建造。這些福建建造的海船多由福州承造,如〈重纂福建通誌〉載:“(永樂)七年(149年)春正月,太監鄭和自福建航海通西南夷,造巨艦於長樂。”乾隆《長樂縣誌》載:“明永樂間,太監鄭和通西洋,造巨舶於此,奏改太平港。”
福州是明福建行省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市場繁榮,萬商雲集,百貨薈萃,全國各地出產的商品貨物在這裏可以方便地買到,而且這裏的百姓多數大海生存,或是做鹽鐵生意,以或是在海上販貨為生。雖處於亂世之中,可是福建靠海,這裏的人注定是喜受冒險,奔走四方的人。
劉文采受嶽效飛指派前來福州,臨來時嶽效飛交待的很清楚。其一是探聽福州各方麵的消息,事無巨細一概不得遺漏;其二招募造船工匠,收購船坊;其三買地,多購臨江地皮,地勢不好或易遭水患之地也要。尤其是馬尾鎮附近地皮勢在必得。
至於嶽效飛為何會對馬尾區如此感興趣相信大家都清楚,當看滿清末年馬尾海戰慘敗,再想想北洋艦隊,直到今為止中國依然沒有一支可以用以保護自己世界性利益的海軍。有人中國就是大6國家,時至今日依然被別人稱為“大6”。嶽效飛自打心底裏就不服,憑什麼我們中國人的艦隊老要一直呆在這個中國海,憑什麼太平洋就該讓別的國家在那裏耀武揚威?所以到了福州他的長遠目標就是建立中國遠洋海軍的基礎,趁著這個時空的世界的海權爭霸才剛剛開始,來趕搭頭班車的。
馬尾附近的造船也有十三四家,其中鑫源船坊家的孫家和通海船坊的紀家是當地兩家最大的船坊。他們兩家都是以製做官船出名的,無論是掛帆車船、大福船、蜈蚣船兩家都是旗鼓相當。這幾年由於戰事不斷官船、戰船都需求甚多,生意還算是興隆。
今又是賽龍舟的日子,每逢初一十五兩家都會在這馬江之上較個高低,為為了每月這初一十五的賽舟不但他們兩家,每一家船坊都會使出吃奶的力氣。個中原因在於這個賽舟不但是長了勝家的名頭,而且預祝著下半個月的造船的訂貨也會由此大增,所以你這些船坊會不會盡力呢。
要這賽龍舟算是福州這裏的一件大事,不但各式各樣的買賣人都來趁這個熱鬧,四鄉的鄉民也趁著這個日子出來買賣東西,午時了再熱鬧一番,直到午後現紅霞方才漸漸散去。即使是官府也來要做個公證,省的這半個月再為了造船的事鬧事,然後再暗暗收了各家船坊的月例錢這才會心滿意得的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