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夏洛甫指揮的攻擊船隊可沒現鄭肇基的戰艦。大家請想想,“幽靈艦”那麼個樣子,如果再塗上一層海水保護色,再加上同色的帆。在海上一定距離外想要現這樣的船實在是一種對視力的極端挑戰。
這個時代是荷蘭海軍和海上貿易的全盛時期,之所以會如此,也全部來自於荷蘭海軍善於學習的結果。“女王號”的船形是學自英國的輕型蓋倫船,它一般有4桅,前麵兩桅掛欄帆,後兩桅掛三角帆。它一般標準長度為46~55米,排水量-1噸,有幾層統長甲板,尾樓很高。大型蓋倫船尾甲板有7層,排水量有噸,吃水達8米。它適合運載貨物通過很長的海道。部上層建築降低,移到船體之內,甚至置於柱之內。此類船的標準長度5米,排水量5-6噸。
這類新型蓋倫船的快性、操作性明顯優於西班牙“蓋倫”船,由於它在英國伊麗莎白女王時期創製,又稱“女王船”。同時英國海軍又大勝西班牙“無敵艦隊”,他們的這種艦隊縱列隊形也被稱為“單行縱列”隊形,這個戰術理論的出現是艦船安裝舷炮的必然結果。軍艦按這種縱列隊形作戰,舷炮火力就不會被自己的戰艦所遮擋。這種隊形還可以防止敵人登艦和被敵人分而殲之,因為敵人的軍艦在這種隊形麵前難以穿過他們的艦和艦尾,敵艦如進入這兩個部位,則我艦的舷炮不僅打不著它們,而它們則可以通過縱射給敵艦以致命的打擊,這也成了荷蘭海軍拿來主義的產品。
怒潮級護衛艦可沒這個影響,他桅杆頂上的瞭望員很快就現女王號戰列艦那高大的桅杆和雪白的攔帆。
“好家夥!比上次見到的巡洋艦還大,不知道能裝多少門炮?”鄭肇基通過望遠鏡一邊看著,嘴裏出感歎的聲音。
“長官,參謀們已經在作戰室中候命。”鄭肇基有點不舍的把手中的望遠鏡扔回給黃克輝,自己有點怏怏不快的回到甲板下的作戰室中。
作戰室,中間是一個指揮平台,海圖同樣在一塊水晶板下,此刻參謀們已經根據燈光信號的通訊掌握了雙方艦船的位置,並在上麵擺上船的模型,就仿佛一盤棋。乍一看,已方的怒潮級護衛艦在對方的戰列艦的對比下,好像一條條黃魚。已方的二十艘怒潮級護衛艦上分為四個分隊,並在每個分隊的旗艦上標出記號。
鄭肇基如同一個棋手,站在作戰台的一旁,手指捏著下巴上不多的幾根胡子,靜靜的思索。從圖上可以看得見,護衛艦隊是朝西南方向的平漳島前進,而敵方大艦隊的方向是西北方向,直指神州城看來是不懷好意,而且敵軍艦隊現在正放在順風之中航度頗快。
一旁的參謀們聲議論著,並不時根據瞭望哨的報告,用旗在敵我雙方的船上標示出航向和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