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奔馳在蘇州大街上清軍的騎兵隊伍也現了他們。富有戰爭經驗的他們一看敵軍的隊形,就知道是敵軍打算施放火銃。對付這個他們有經驗,隻要衝鋒到近前,這些火銃兵手上的火銃連條燒火棍子也不如。
“啊啦啦……!”他們齊聲呼喝起來,身體低低伏在馬背之上。
風在耳邊響起,“呼呼”聲在耳邊響得成了哨一樣那麼尖利。
“對麵那些明軍不怕死嗎?他們不過才五排而已,至多不過二三百人而已,這樣單薄的火銃隊就想阻擋我們?難道他們不明白?我們隻需要一個衝鋒……”
眼前那一隊人,隨著戰馬的奔馳,隨著鐵蹄在街道上的碎石閃起的星星點點的火花,越來越近,他們越來越近,隻需要……騎兵們射出了手中的弩箭,當然他們知道這樣的弩箭對付那樣的戰甲基本上沒多大的殺傷力。
兩百多米的距離,清軍騎手射出手上的弩箭,否則不夠時間掛上“槍式弩弓”摘下長刀。更多的清軍騎兵並不喜歡這樣的作戰方式,甚至他們不喜歡手上的“槍式弩弓”,所以很多人射空了弩匣根本就不會重新裝填。
射出一波弩箭,他們在馬脖子後麵更加低伏了身體,從現在開始是迎接對方的打擊的時候了。
一百五十米,清軍鐵騎已經進入到“連射火銃”的最大射程之中。
“勝武軍”帶隊的長官,稍稍穩定了一下隊形,那些受傷的“勝武軍”士兵忍受著如雨弩箭給他們帶來的輕傷的傷痛,努力端平火槍。眼睛透過瞄準用的鐵環中的十字線,瞄準馳過來的越來越近的清軍騎兵。
“預備一一放!”
“澎……澎……”連串的火槍響起,火銃射時的煙霧在街上形成了一垛“牆”。
五排隊形的射擊是這樣的,第一二排錯來排列蹲在地下,第三排射擊時站起,射擊完蹲下,後兩排錯開站立。每一排都會使用自己的連射火槍,當第二輪射的時候,由於敵軍騎兵已經較近就會每兩排同時射火銃及自己左輪。
如此的循環可以保證射擊的連續性,而且在最初敵方士氣昂的時候,可以連續射五排密集射擊的槍彈而不必裝填彈藥,如果按六十人的五個橫隊來算的話,射出的子彈將達到9粒之多。
衝鋒中的清軍士兵隻看見對麵的隊形之中,不斷閃起一團團火銃射時的閃光,大團射時的煙霧幾乎遮擋了他們的隊形。
“嗡……嗡……”是子彈飛過的聲音,他們不由眯起眼睛,心中依然堅信隻要衝到他們近前,使用火銃的士兵們怎麼會是騎兵的對手。頭更低的伏在充滿汗味的馬兒的脖頸之上。
火銃射也的箭形彈撕破空氣出嘶嘶的聲音。這是神州軍自己使用的連火銃的槍彈。與外貿型槍彈不一樣之處在於,神州軍使用的散彈槍裏麵不是鉛丸,這樣的槍彈裏麵是四枝生鐵的箭形彈,它的殺傷力自然非普通槍彈可以比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