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無恙,合浦淪陷。
士鬱很清楚,發生了這樣的事情,自己的兄長絕對不會放過自己,但很矛盾的是,士鬱不想死,一點都不想,相反的,他對家主的位置更加渴望了。
士燮在接到了合浦失陷的消息後,雖然也對士鬱的失誤感到憤怒,但在他心裏,比起憤怒,更多的是因士鬱無恙而產生的安慰。從小到大,士燮對這個同胞弟弟還是很愛護的,要不是為了爭奪家主之位,他是無論如何也不會作對不起對士鬱的事的。這次士鬱雖然犯了大錯,但士燮以為這個弟弟之所以傾城而出,是為了援助自己,心中確實竊喜了一陣,他還以為兩兄弟終於能夠再次攜手,因此他內心深處對孫策隱約存有一絲感激。
可是事情並不是士燮想象的那個樣子,他隻猜中了前麵的一半。
士鬱察覺自己的處境不妙,就來了個負荊請罪,士燮隻是斥責了士鬱幾句,雖然族中元老紛紛要求對士鬱進行嚴厲懲罰,但都被士燮以外敵當前,允許士鬱戴罪立功的理由壓下。
事情發展到這裏,完全符合士燮的預期,可接下來的發展卻是峰回路轉。午夜時分,士鬱的手下發動叛亂,將南海變成了一座血城。士燮的手下被殺了個措手不及,根本就沒有還手的餘地。
士燮得到消息後,隻是問了身邊的士鬱一句:“為什麼?”
士鬱的回答很瘋狂:“如果我不這麼做,等到外敵退後,遲早也會死在你的手下,與其如此,不如大家同歸於盡,最起碼我還能作幾天的家主。”
事情還沒有結束。
士壹自從懷疑孫策繞道合浦之後,就一直密切注意南海城的動靜,此時得知南海大亂,他便以為時機已到,當下帶著一萬人馬殺奔南海。
士鬱剛剛接管南海,突然得知有一隊軍馬直奔南海而來,他以為來的是孫策,所以頗是感歎了幾句自己作為家主這個職業的壽命過短,然後他便帶人守城。
士壹到了南海城下,眼見城內火光衝天,也不多說廢話,當時就命令手下攻城,於是這對互相料錯對方身份的兄弟就這樣稀裏糊塗的打了個不亦樂乎。
等到士壹終於攻克了南海城,發現了自盡的士鬱的屍體,以及被關押的士燮,這才知道事情不對。可此時他的手下也耗損過半,加上南海城也已經殘破不堪,於是士壹當機立斷,一刀殺了士燮,帶著殘餘人馬直奔交趾而去。
可是到了交趾城下,士壹卻看見城頭飄揚著孫字大旗。原來孫策除了將主力調至合浦,還在交趾城外留有三千人馬,以為疑軍,隻是這三千人馬在路上出了點事故,所以來的晚了,並未起到牽製交趾守軍的作用,卻不料乘機撿了個空城。
士壹當場便吐了一口鮮血。他想要攻打交趾,又怕被孫策包抄了後路,無奈之下,隻得帶人又回轉南海。可他這一往一返終究是浪費了時間,他到達南海之時,孫策的大軍也同時到達。
此時士壹的手下已經人困馬乏,不堪再戰,無奈之下,士壹隻得請降,孫策欣然笑納南海。
既然南海大局已定,周瑜也沒有什麼借口再去推脫青雲道人,隻得無奈的跟著這個為老不尊的道士向北而去。不過周瑜堅持要先回家一趟,青雲道人計算了一下時間,覺得來得及,也便由他。
正在蒼梧奮戰的士徽得知士壹投降,南海被破,一時間暴怒如狂,有心殺奔南海,卻被山越數萬人圍了城,不得出入。雖然仗著城高牆厚,城中物資也多,短時間內沒有城破之憂,可是對南海殘局,士徽是真的有心無力。
孫策占據南海之後,也知道了蒼梧的狀況,他雖然有心收服山越,卻也樂得見到士家最後的力量被消磨掉,而且士壹在這時大進讒言,把士徽塑造成了一個高大全的形象,什麼威武不能屈,打死也不降的稱號給士徽戴了一腦袋。士壹的努力還是有成果的,孫策已經不指望士徽投降了。
事實上,由於某不良遊戲的緣故,孫策認為整個士家的成員都沒有什麼價值,全都是那種殺了也不可惜的人物。他的邏輯很簡單,若是有能力的人物,那為什麼他從未聽說過?既然沒聽說過,那就是廢柴,一個字,殺。
後來周瑜得知此事,這個在前世對曆史很有興趣的家夥當場悲歎了三聲:“不良遊戲害死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