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兩個文明(2 / 2)

這種神奇的石頭很快被冠以“靈石”的美名,原先不值錢的靈石首飾的價格象火箭一樣瘋狂的攀升!但這無法阻擋人們盡其所能瘋狂搶購的熱潮,出於靈石對與整個種族的巨大意義,所有已知的靈石礦產,用最快的速度,一律收為公有,並派重兵把守,必須通過現有政權的嚴格審議才能定量開采!

好在靈石價值低廉時,每個家庭都有了一件或幾件,這些足夠給他們做為傳家至寶,最後,這些珍貴的靈石首飾都成為這些家庭的孩童和新生兒的貼身的護身符,而這些人的後代一出生就很好的遺傳了父母的聰明基因,再加上靈石在整個社會的廣泛擁有,就這樣,經過了數代生理和社會的優勝劣汰,博特蘭人飛快的進化成一個具有超高智慧的種族!

但是,劍有雙鋒,世界上的事都有正反兩麵,在人們得到一些東西的同時總會一失去另外一些作為代價,靈石在強烈的刺激博特蘭人的大腦皮層的同時,也大大的抑製了他們的另一種生命本能——生育能力。從第一代佩戴靈石的博特蘭人起,兒女成群的現象便漸漸絕跡,到了第三代,甚至一小部分博特蘭人夫婦失去了生育能力,而那些有了一個後代的夫婦們,再生第二胎的機會也是微乎其微,因此在整個曆史進程中,博特蘭人口是以一種極其緩慢的速度增長的,甚至在很多時代,人口的增長率都是在持平和負增長之間徘徊。後世的博特蘭科學家對此議論紛紛,有的認為這是由於生物的互償性在起作用,也有人認為這是非正常狀態進化所要付出的代價。

一方麵靈石使博特蘭人的繁殖能力有所退化,造成人口銳減,但另一方麵人口的低增長率也降低了自然資源消耗,有利的維護了整個星球的自然環境,曆代博特蘭學者對此也是褒貶不一,但它和靈石賦予人們超常的智慧一樣,都對博特蘭文明的走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由於靈石給博特蘭文明帶來了巨大的動力,人們對它充滿了感激和膜拜,它成了整個種族的圖騰和生活中最尊崇的東西,出於一種愛屋及烏的心態,他們將這種如宗教般虔誠的情感上推到孕育了靈石的大自然,他們創造了一係列關於大自然和靈石的瑰麗神話,來歌頌自然無所不容的偉大創造和靈石的神秘奇特,就這樣他們形成了自己的宗教信仰、豐富了民族的語言、誕生了早期的博特蘭文學,任何人都不否認,實際上,靈石成了這個文明的源泉和基石。

博特蘭星優美無比的自然環境以及由靈石而派生出來的自然信仰,這一切都使博特蘭人形成了很強的環境保護意識,他們對於原始生態環境的嗬護幾乎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即使到了科學昌明的星際時代,他們依然保持了這種優良的傳統,如果你從空中俯覽,你會看到一座座精美的圓形城市如耀眼的群星散落在博特蘭大地上,而包圍著它們的是一望無際的綠色原始森林。

博特蘭人之所以能如此和諧的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和他們較低的人口壓力、較少的資源需求是分不開的,靈石又用另一種方式成全了這個文明。

即使在很多年後,當博特蘭的遺傳科學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通過基因的改造就能改變他們生育力低下的弊端時,博特蘭人卻不屑為之,因為在漫長的歲月中他們已經形成了一個共識:低人口率才能使他們更加和諧的與自然共存,運用技術手段來幹擾自然法則是極不明智的。

基於智力和資源方麵的有利因素,博特蘭人比奧非爾人早了整整1100個地球年進入了星際時代。

他們為迎接新的星際時代的到來,把舊的記年曆法改為“博特蘭曆”。

博特蘭曆元年,博特蘭人最新航天科技的結晶——‘阿德曼斯’號宇宙飛船成功的進行了超時空跳躍的試驗,首次使飛船到達距離博特蘭星5光年遠的浩瀚宇宙中。

又經過了200個地球年的不斷發展,博特蘭人的星際航行技術達到了巔峰,中等以上的民用飛船都具有了跨越整個星係的能力。

但是,地廣人稀資源豐富的博特蘭星足以滿足人們的一切生存需要,這個被神眷顧的種族養成了平和、保守、優遊自適的個性,在他們的眼中,再也沒有比美麗的博特蘭星更適合他們生存的星球了,即使擁有高度發達的宇宙航天技術,他們始終缺乏開發星際空間的熱情。那些數萬光年外的空間隻限於少數富有冒險精神的星際探險家去光顧。

一直到博特蘭曆980年,他們僅開發了100光年內的5個殖民星球,主要的用途是科研和旅遊,隻有極少數的博特蘭人願意移民到這些新星球。

但是4萬光年外,另一個種族卻虎視眈眈、雄心勃勃的望著頭頂無垠的星空……

沃爾迷斯星係翻開了嶄新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