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神童(1 / 2)

由於網絡的緣故,從美國傳資料到中國還是花了一些時間。夏淵幾乎在資料完成傳輸的同時,就迫不及待的打開了其中的一張圖片,這原本是一張打印出來的數碼照片,詹姆斯為了用網絡傳給我,又對她進行了一次掃描,但圖像的質量依然非常清晰。

在夏淵看了圖片的第一眼,他便大吃一驚,圖片的物體居然是那麼的熟悉!雖然在這之前他從沒有看過這張照片,但照片中物體的形狀早已在他的腦海裏出現過無數次。

夏淵情不自禁的脫口而出:“聚精石!”

不錯,圖片中的東西和夏家傳說了數百年的聚精石如出一轍,據《寶器鑒》中的《上鑒》記載:“聚精石,色淡黃,半透有光,約菱形,上銘凹紋……”另外《上鑒》中還附有聚精石的圖形畫像,和照片中的東西幾乎是一摸一樣!

聚精石據傳是一塊不知是何材質的奇異礦石。大凡值錢的礦石,如鑽石、紅寶石、翡翠等,要知其名,才能估其價,而聚精石是一顆非常特殊的石頭,任何經驗老道的古玩行家,都不能判定其材質的,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它不值一文。

但在夏淵的家族中,聚精石曆來都被視為無可比擬的奇珍。而且鄭重其事的把它記載在《上鑒》中,它是《上鑒》中記載的第一件寶物。並且在《異物誌》中還記載了許多它的傳奇故事。

一塊不知為何物的古怪石頭,卻在夏淵的家族中卻擁有如此特殊的地位,究其原因是它和夏氏家族的一位祖先有著密切的關係。也可以怎麼說:就是因為這塊聚精石出現,夏家這個具有數百年曆史的古玩世家才得以誕生。所以對與夏氏家族來講,聚精石就象是家族的圖騰和標誌。

那麼聚精石和夏家的那位祖先之間有這什麼樣的關聯呢?夏淵從夏家的家譜和《異物誌》中的一些相關記載整理出這段陳舊往事的始末。

如果要詳細敘述這段塵封的往事,就要把時間回溯到二百五十年前

清高宗乾隆二十年,即1755年,在北京的一條古舊的老巷裏,有一戶夏姓人家,這家的主人叫夏廷貴,原是浙南人士,常年經營茶葉絲綢生意,因常年與北京的買商往來,為了生意上的方便,加上又愛慕這天子腳下的繁華,幹脆將家安在了北京。夏廷貴做的都是小本的買賣,但他生性謹慎,經營勤勉,處事誠樸,多年來雖沒暴富,但生意卻一直做得不溫不火,細水長流。所以夏家雖算不上大富之家,但多年的積累,也是家底殷實,小康融融。

人生如此可算無憂,但夏廷貴卻有一個心病,就是他年過四十都沒子嗣,想不到這一年喜從天降,夫人懷胎十月誕下麟兒,這一日,一家子張燈結彩,一派喜氣洋洋;門庭熙攘,左鄰右舍紛紛上門道賀,中年得子讓夏氏夫婦欣喜若狂,對這個兒子更是如珠似寶、珍愛無比,並為他取名夏正光,希望他長大後能堂堂正正,光耀門楣。

夏淵注意到家譜和《異物誌》中關於聚精石的記錄裏,都夾雜著一些與夏正光出生有關的怪異事件,在家譜中有:“正光孕時,錢氏(夏正光的母親)夜夢異人,貌似觀音,欣然送子入腹,後正光才格俊偉,疑為神授。”在《異物誌》又有這樣的記錄:“乾隆二十年,錢氏懷胎三月,牛鬥之墟有紅光掠空,墜於京師北地之穀,煌煌赤光,數日不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