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自然之心(1 / 2)

精血被吸,龍天賜臉色慘白,從半空重重摔下,顧不得疼痛,隻是站起身來驚疑的看著眼前的殘刀這一幕讓他驚愕不已,看著沒入地麵的殘刀,他目光頗為複雜。

剛剛發生的一切他是看在眼裏的,想不到自己的血液盡然會有這麼大的威能,腦海中一道嬌小的身影毫無征兆的浮現“哥哥,你是妖怪嗎?”

這是那個古靈精怪的小丫頭見到自己的第一句話,龍天賜嘴角泛起一絲苦澀的笑容,看了看刀柄處,早已消失殆盡的血液,搖搖頭“或許自己真的是妖怪吧!”。

同時一個豐神如玉的青衫男子身影也出現腦中:“天賜,記住叔叔的話,要想不被被人嘲笑,當成異類,那麼你就要有比他們更強大的能力,等有一天你將那些人都踩在腳下時,那麼他們便會緊緊地閉上嘴了,甚至會唯你馬首是瞻”。

“是啊!就算自己是妖怪那又如何?實力才是一切,實力才是王道”想到這裏,龍天賜雙眸之中精光大起,緊攥雙手,一股淩厲霸道的氣息出現,他整個人似乎都變成了一把可劈星斬月的寶劍,有時鋒芒內斂,有時寒光畢露。

一掃頹唐之色,龍天賜上前一步,雙手握住刀柄,隨即“鏘”的一聲,將其拔出,拿在胸前,看著破損的刀刃,低語道:“寶刀雖殘,霸心未泯,刀身破了又如何?身為異類又如何?諸事繁華,世人言語,皆為浮雲,隻要你我信念堅定,世人誰奈我何??”

“嗡嗡”手中破刀不斷震顫,似是感受到了龍天賜堅定的信念,發出歡快的鳴音。

此刻縱然龍天賜身心疲憊,虛弱無比,但是他手擎殘刀,人刀輝映,有一股雄霸天下的傲氣發出。

他黑發披散,眸若星辰,體內真元此刻興奮不已,沿著《大道龜息心法》在經脈之中似駿馬一般奔騰運轉,龍天賜並未有任何不適之感,相反自身的虛弱感似潮水一般褪去。

方圓千米的樹木盡數被斬成兩段,龍天賜擎著殘刀向前而行,途中樹木紛紛拔根相顧,為他讓開道路,那些拉攏在地麵上的藤條更是瑟瑟退去。

這樣的情形並未讓他有絲毫放鬆,真元力不斷運轉,先前那種水流聲再一次出現,龍天賜眯著眼睛,如同毒蛇一般警惕的注視著四周。

行了片刻,龍天賜忽然止住步伐。

“恩?”

龍天賜輕咦一聲,目光忽而緊盯一處。

那裏一株大樹孤身聳立。

這棵樹生的頗為奇怪,高度隻有三米上下,但是卻異常粗壯,三人不能合抱,樹上三三兩兩長著幾個枝丫,末梢向下聾拉,像垂柳一般,但是葉片卻又極為寬大,像芭蕉一般,整個大樹隻有三片樹葉,青翠欲滴,一股自然地氣息彌漫而出。

龍天賜近前探視,卻見這樹並未如其他樹木一般為他移開身形讓出通道,看著這奇怪的大樹與上麵的葉片,龍天賜摸著下巴,微微一笑,而後出聲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前輩身上雖說隻有三片樹葉,可是卻包含世間萬物,實在了得!”。

這樹並未有任何動作,也未有任何言語,似乎沒有聽到龍天賜的話語。

龍天賜眉頭緊皺,他準備再接近一點觀察一下,卻不想一股淡淡的道韻籠向他,這棵樹有著莫名道韻流出,站在此地有一種即將悟道的感覺。

龍天賜心中震驚,助人悟道的樹他也知道,他曾經在張成寶府中閱讀大量書籍,其中一本古書中介紹一種稀有的樹,名曰:菩提。

菩提樹又叫菩提樹者,即畢缽羅之樹也。

龍天賜清楚地記得其中的描述:“昔佛在世,高數百尺,屢經殘伐,猶高四五丈,佛坐其下,成等正覺,因而謂之菩提樹焉。

赤炎大陸修練一界總體分三係,第一係:玄修者,通常稱為玄教,也就是修道者,例如正道七宗大體來講都是修道者,當然也包括龍天賜。

第二係分為禮佛者,這一係主要是和尚與尼姑,且人數相當多,其中又分為禪宗和密宗,最著名的禮佛聖地便是禪宗的淨蓮宗,宗主青燈大師是大陸九大絕世高手之一。

而最後一係為邪修者,也就是世人常說的邪教,其下宗派林立,但大多極為隱秘,不被世人所知。

而這菩提樹便是禮佛者一係最為神聖的樹木,相傳,禪密二宗共同的先祖釋迦佛在菩提樹下打坐修道時,菩提樹神便以樹葉為釋迦佛擋風遮雨,保護他安心修道,故名。

她被認為是佛教最早的護法神,在佛寺裏,她的形象特點是兩手拿一樹枝,打扮成年輕婦女的樣子,菩提樹本名畢缽羅樹,這種樹為常綠喬木,葉子呈卵形,莖幹黃白色,花隱於花托中,樹籽可作念珠,“菩提”意為“覺悟”,因而菩提樹的果實被認為是佛家聖物。

後世有“菩提樹下一參禪”的傳言,足以說明這種神奇的樹木有多麼大的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