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九章 青門引(1 / 2)

淡碧院中有一片湖水,湖心有一方亭子,亭子是八寶琉璃亭,水風吹來,亭子中的紗幔隨風飄舞。月亮從東邊升起來,分外明亮,在地上瀉下萬裏清輝。

就在亭子當中,放一紅木案幾,案幾左手放一青銅麒麟瑞獸香爐,香爐中九篆香字逐漸成灰,飄渺起繚繞青煙,檀香淡淡的彌漫在空氣中。

金絲嵌邊的藏釉百花瓷盆中乘了深山中采出的雪水,一雙素白的手緩緩放入淨澈的水中。淨手之後,再用雪白絲絹細細擦幹,再將一身雪白衣衫細細整理,直至周身整齊,渾身上下無一點不妥。

吐納數十個回合,將身心放鬆,五感通明,感受明月夜,清風響。

焚香淨手,整理服飾,擇一清風朗月時分,於寂然無人處,與天地同心,神思外放,周身似與天地融為一體。這樣的境界,方是撫箏彈琴的境界。

在案幾正前方端然坐下,十指纖細修長,自雪白衣袖中伸出,凜眉納氣,緩緩搭在箏弦上。

叮咚空明的箏弦聲響從亭子中流淌而出,一波旋律緊隨上一波旋律,頻率緊緊相扣,一環扣一環,在箏聲的影響下,空氣中產生了一種奇特的共振感。

箏聲飄蕩在湖水上方,霎時間展開一幅幻境:千裏澄江似練,明月光輝一點,碧波浩蕩潮湧生,白浪淘盡,如畫江山。似聽得澎湃洶湧的浪頭不斷翻滾,似聽得碧濤聲聲濯海石。霎時間,幻境當中竟然人生出萬丈豪氣,情緒激昂。

箏聲飄蕩到假山碎石上方,霎時間似又展開另一幅幻境:一座座山峰高高聳立,怪石嶙峋,一枚孤瘦的月,寂然掛在山頂突出的一方岩石上,巉岩疊危,高奇詭峻。驀然,隻覺萬丈高峰平地起,仰頭難忘峰頂色。又似有即將崩頹的高山,岌岌可危,下一刻就有江山將傾的震撼恐怖。

箏聲飄蕩得更遠,乘著明亮月光下的飛揚的白霜,遠遠的飄渺開去。融入白霜當中的箏聲,朦朧間聽不真切,像是鮫人起舞,月夜遺珠。一陣虛空幻滅之感自箏聲當中層層湧來。

還來不及仔細探究這箏聲當中的意思,帶要明白仔細的去聽這箏聲的時候,卻又隻抓住虛無縹緲的幻音,似乎這箏聲根本不存在於現實似的,耳邊聽見的箏聲全部都隻是自己的幻覺。

撫箏一曲,竟成幻境!

隨著箏聲的流淌,香爐裏麵的檀香已經燃燒了一半,時間已經是半個是時辰之後。

就在此時,一道漆黑身影腳步連點,影子一般虛幻的身影在連綿的宮殿上方虛閃而去。所過之處,僅僅激起極小的空氣波動,腳下卻是半點聲音也沒有發出。

這個東西的身形有若鬼魅,渾身氣息幾近於無,若不是相信無神論,恐怕多少人會以為自己眼花得看見了鬼——瞬息出現卻又瞬息消失的鬼。

淡碧院中,一道黑色身影突然出現在亭子外的木質長廊上,出現得毫無聲息,沒有對周圍環境驚起半點波瀾。花香依舊淺淺浮動,湖心之水依舊平靜得似一麵鏡子,周圍草木並無半分搖晃。

這個人,像是用隱身術突然出現在此處,仿若無形無質的鬼魅。

影子離亭子的距離不過一丈遠近,卻是不再靠近帷幔飛舞的亭子,隻是靜靜站在原地,似乎在細細聽那錚琮的琴聲。影子站在原地,卻是不過轉眼時間,影子的腳步卻突然一動,直接向著亭子當中飄飛而去,瞬間隱沒在帷帳裏麵。

撫箏之人察覺到亭子當中的異樣,不禁抬起眉目。待看見站在自己麵前的黑衣影子的時候,撫箏的雙手霎時收住,箏聲戛然而止。

箏聲停下的瞬間,空間中似有一聲斷裂聲響起,接著亭子周圍的湖水蕩開一層層魚鱗狀的波紋,像是被什麼東西攪動一般。而空間當中,無風!無風而起浪,詭異!

空中飄飛的流霜也霎時聚散不定,像是被一陣無形的力量所擾動。假山上麵出現了一些細微的口子,隱約有細小碎石從大山石上麵掉了下來。

箏聲停,幻境破!

箏聲停止之後,素袍箏主站起身來,在另一盆幹淨的水中淨了淨手,再細細將手擦幹。嘴角噘一抹微笑,看向黑衣影子。

蒼白小臉,精致劍眉,箏主正是顧卿。

黑衣影子略微轉頭,顧卿剛剛淨手後的白瓷盆中漂浮著絲絲血跡,仿若紅線般牽扯,那盆水就那樣直直映入他眼中。再看向案幾上擺放的瑞獸香爐與那把箏,箏頭箏尾的雕刻是蕉窗夜雨圖案。

擺下這樣的陣勢來撫箏···黑衣影子的眉頭極其細微的皺了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