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杼出到客堂見過晏弱跟晏嬰。寒喧落座後,崔杼對他父子二人說道:方才家臣說你父子二人前來有要事相商。不知有何要事啊?
晏弱回答道:今日我父子二人前來,不為別的小事,實為宮內之事擔憂啊。俗話說:沒有不透風的牆。牆內花臭牆外聞。如今後宮戎妃跟高厚私通之事,老臣時有耳聞。隻恐大王不知。人多懼怕高厚權傾朝野、勢逼王宮,所以沒人敢揭發他的陰謀和醜行。現在包括老臣也是裝聾作啞、聊以混職罷了。可老臣思來想去,覺得如果大家繼續這樣廝混裝昏、不管不問,勢必會導致將來王者不王、民者不民、國者不國。
晏弱說到這裏,晏嬰接著說道:聽說高厚的兒子高止總是去找公子牙去玩。他們玩的時候還有意孤立杵臼,有時還傳播誣陷太子光的壞話。他們在大街上還編造順口溜,說什麼“光要閃過,牙要頂上”。這很明顯,有人在背後耍陰謀、定詭計,肆意排擠薑光,推舉薑牙。
聽到這裏,崔杼若有所思。一會兒,他抬起頭說道:聽你們父子二人的說法,本臣忽然想起早以前發生的一件事來:有一次,高止和崔成他們幾個玩童在外麵欺負了公子杵臼和小牙。因為有崔成、崔強也參與欺人了,所以覺得應該帶頑子們去向大王和公子們道歉。可是當我找高厚商量此事的時候,不料,他不但不內疚,反而興災樂禍似的對我神秘說道:機會有了。好運來了。鴻運到了。本人當時是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剛才聽了你們父子二人的話,再加上本人所聞,剛才一想就明白過來了。我現在要說的是:高厚要篡王權,已經開始實施他的陰謀了。
晏弱接話道:崔大人所解所言極是合理。為今之計,我等該如何應對?
崔杼回答道:高厚耍陰謀,我等破陰謀。外麵的傳言不必計較。要阻止高厚在大王麵前誣告太子,還要防止高厚雇人暗殺太子。
晏嬰堅氣說道:紙裏包不住火。高厚耍陰謀,眾人反陰謀。狐狸再狡猾,難逃獵人箭!
崔杼笑道:早聽說晏公子腦靈口好,今日看來,果然如此!後生可畏!後生可畏!
晏嬰說道:崔大人過獎了。父親和我今日來找大人商議此事,是為大王和齊國上下著想,不希望眼睜睜看到國亂朝亡。本公子雖在朝外,但也不敢聽之不聞、置之不理。畢竟,大王是眾人的大王,齊國是眾人的齊國。
晏嬰說完,崔杼又誇讚道:言之有理。出口成章。晏弱大人,不是本夫誇獎,貴公子明理知世、眼光超前、言高語壯、心正德明,將來可推舉入朝、效力王政啊。
晏弱回應道:年輕人未曆塵世,說話膽大,雖有高理,但需磨練啊。說到這裏,晏弱站起身來作禮道:事已商定。日後還需多議。今日話到此處,我父子二人告辭了。
崔杼也起身還禮道:既如此,請慢走。
言畢,崔杼將晏弱和晏嬰送出大門外;晏弱、晏嬰上車打道回府了。
從崔府回到家裏以後的幾天裏,晏嬰不是在家裏讀書,就是去找孟青兒去玩。
一天,在城西郊外,晏嬰和孟青兒漫步在波光粼粼的係水旁。邊走邊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