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知道,聞名天下的鷹隼重騎有一句著名的口號-寧死不退!而在組建而成的二十五年中,他們也確實做到了這一點,那怕全軍覆沒也都不曾有後退一步的記錄。
而眼前的這位尉遲東馬則是保持了大唐軍中另一項特殊的記錄,那就是隻要是他所率領的隊伍,曆來都是每一場戰役之後損失最小,傷亡最少的!
這位官職甚至於鷹隼重騎第一人趙昆明平起平坐的的正四品下將軍,似乎一直都擁有一種極其讓人無語卻又實用的天賦,撤離!
記載之中,這位肥胖的如同一座小山似得將軍,對於危險似乎有一種近乎變態的感知能力。他總是能在第一時間預感到危險靠近,然後。。。然後很無恥的帶著自己的部隊飛快的撤離!
是的!
撤離,並非是逃跑!
如果是逃跑,那自然是要接受軍法的處置!大唐軍中對於逃兵是絕對不能容忍的。但是這個家夥卻是從來都在不違反軍令的情況下帶著部隊脫離戰鬥。而其中有很多次,他脫離出的戰場在旁人眼中簡直是有死無生的地方。
這位尉遲將軍因為常常能在最危險的戰場上存活下來,久而久之之後廟堂之中就有人給他取了個“肥鼴鼠”的綽號,不僅是因為這家夥能如同打洞鑽地般的脫離戰場,也因為他那副尊容,尤其是他的那副小眼珠簡直和那田中的鼴鼠有的一比。
對於這個綽號,尉遲東馬隻是一笑而過,甚至還很是以此為榮。這家夥在當年一次麵聖之時就曾經大言不慚的說過,放眼當今天下,還沒有第二個人能和我一樣帶著部隊一兵不損的脫離戰場。
結果這位本就被軍中大佬不待見的家夥,又因為這話給丟回了北地的軍營裏。
你不是擅長打洞挖坑麼?好,就讓你在北地那片荒漠平原上挖個夠!
在尉遲東馬從軍的二十多年時間裏,他從來不曾打過一場硬仗,但是他的部隊總是能在最短的時間裏越過最艱難險峻的戰場,完成側麵接應和迂回等看似不可能的任務!他的部隊行軍迅速,撤退更是快的嚇人!
而這二十多年的從軍時間裏,一共有兩場撤退讓他“聲名大振”,從而成就了這位“肥鼴鼠”將軍。
第一場撤軍是二十年前,這位“肥鼴鼠”將軍當時還不過是個千夫長,率軍擔任著先鋒部隊的角色。但是因為當時天蒙軍隊突然迂回至主力部隊後方,擊潰了己方的主力部隊,使得他的部隊深陷在了敵區之中。要知道,那可是足足五萬多人的包圍圈啊!
結果這位當時還名不見經傳的千夫長愣是發揮出那與生俱來的天賦,帶著他那一千名部下,在那五萬多天蒙將士的圍追堵截中,硬生生的利用複雜的地理環境找到了一條逃出生天之路!而整個過程中,不對中除了幾個倒黴催的家夥摔倒刮傷之外,居然一兵不損!!
事後,這場堪稱將領指揮曆史上的奇跡被天下第一書院-玄天書院記載入冊,並成為學院研究的課題之一。二十年的時間裏,無數兵法大家都推演和研究過當年這一場戰役。事後幾乎所有的兵法大家都承認,如果當時自己是尉遲東馬,絕對不可能帶著部隊做到如此程度。在這場撤退的過程中,這位指揮將領對於敵方將領心態的捉摸,以及天氣的變換和地形的熟識程度都已經達到非人的程度!
但是當年的尉遲東馬也不過是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幾乎沒有人會相信這胖子能有如此的指揮能力。所以二十多年來,大家都說這胖子當年是踩到了狗屎,所以才會有如此好的運氣。
事出反常必有妖,蘇安之當年在看到這一段記載的時候隻是冷冷一笑而過。
而第二件則是讓尉遲東馬的聲望達到一種空前的程度,也是真正讓所有大唐的軍人都為之歎服!
這位以撤退見長的將軍,是唯一一位正麵遇上古德烈.勃爾止錦的軍隊後,完整撤離的!
古德烈是誰?那可是天蒙軍神,天下修行速度最快之人,天才中的天才!大唐軍隊遇上他多數隻有被迎頭痛擊的份,就算是鷹隼重騎也隻能與之堪堪打個平手!
但是尉遲東馬卻給所有大唐軍人上了寶貴的一課,也給古德烈上了人生中極為重要的一課。
那是三年前的一個夏天,古德烈當時已經是名滿天下的軍神,而尉遲東馬也是大唐軍中獨樹一幟的“撤離將軍”。
唐蒙兩國的邊境時常都會由於一些小摩擦而演變成上萬人的大型戰役,三年前的那次也是如此。起因也不過是兩撥斥候相遇,互有損傷之後回去稟告,然後雙方軍人便開始你來我往的掐架,隨後這架越打越大,將尉遲東馬所率領的部隊也拉下了水,而天蒙那邊則是派出了古德烈親自督戰。
尉遲東馬那時候的運氣不可謂不背!他的部隊居然正好擋在古德烈部隊前進的道路上。而當時尉遲東馬接到的命令是誓死都要拖住這位天蒙軍神兩天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