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三、圍攻廣固(2 / 2)

於是,雖然用上了張綱新造的攻城器械,可是飛豹軍也付出了不小代價,才把老人遺體搶了回來。

為了老娘遺體,讓飛豹軍死傷數人,張綱感動得熱淚盈眶。他當場跪在劉裕麵前發誓,一定要用盡自己全身所學,打造出最先進的攻城武器,為飛豹效力,為老娘報仇。

韓範在劉裕親自勸說下,也願意歸降,立即被劉裕任命為散騎常侍,並在劉裕陪同下,繞城一周,向廣固城裏的官員士兵公然昭示。

韓家是世家大族,代代高官,世受皇恩。韓範這麼一投降,城裏立即大嘩。

有人建議慕容超,將韓家滿門抄斬,以儆效尤。

慕容超搖搖頭道:“韓範是韓範,他的兄弟韓卓卻是大忠臣,怎可一概而論?罷了,天下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

他倒是忘得快,張綱老娘何罪之有?

城裏人心惶惶,離心傾向極為嚴重。除了慕容超,人人心裏都想著早點投降。可是,隻要誰敢說“投降”二字,立即就是當場斬殺。

讓廣固城裏的人慶幸的是,這種局麵,差點在十一月就結束了。

因為,大魏國發生了一起天大的事。

拓跋珪駕崩了。

他是被他十六的兒子拓跋紹殺死的。

拓跋紹是拓跋珪和他的姨娘賀夫人生的兒子,生下來就被封為清河王,是大魏國有名的紈絝,因為有賀夫人的袒護,屢教不改,不為拓跋珪所喜。拓跋珪長期服用寒食散,精神錯亂,常常無緣無故當庭殺人。賀夫人不知什麼原因,讓拓跋珪惱怒,直接幽禁準備處斬。賀夫人無奈,隻好悄悄委托看守向兒子求救。拓跋紹救母心切,竟帶著人連夜翻牆入宮,殺了拓跋珪。

一代雄傑,當場殞命,年僅三十九歲。

這下禍事大了!

賀夫人得知兒子殺了拓跋珪,嚇得花容失色。她的本意,也就是讓兒子救自己出去,哪裏想得到兒子這麼大膽,竟然將一代英主直接幹掉了。

但事以至此,隻能想著如何善後。

那拓跋紹也是個愣頭青,第二天官員一上朝,他大模大樣道:“父皇昨日晚上已經駕崩了,你們說怎麼辦吧!”

皇上死了?怎麼死的?我們怎麼不知道?

官員們都愣住了。

司空庾嶽頭腦還算冷靜,看看大殿周圍的武士,都是些生麵孔,暗忖道,皇上駕崩,八成是這個不孝子幹的好事。看這架勢,拓跋紹像是要自己做皇帝。當務之急,必須接太子回來主持大局。

“皇上駕崩,是國之第一大事。國不可一日無君,清河王準備如何處理?”

這話說的,不是廢話嗎?

拓跋紹白眼一翻,冷冷道:“怎麼處理?從今兒起,我就是皇帝。”

就這麼簡單?

殺君弑父的人也能當皇帝?那我大魏以後還怎麼立國?

可是,周圍全是他的人,不答應能成嗎?

能站在朝堂上的都是成了精的老油子,對付拓跋紹這愣頭青那是小菜一碟。

庾嶽和眾臣互相對視一眼,上前躬身道:“清河王,由你主持大局我們讚成。不過,先皇大行,應昭告全國舉喪,妥善安排國葬之事。待國喪一過,再籌備您的登基大典,您看可好?”

眾臣立即附議。

拓跋紹見眾臣不說同意也不說不同意,估摸著眾人還是惦記著太子哥哥。他知道,無論才德還是人心,自己跟太子哥哥根本沒有可比性。那好,我這就派人殺了拓跋嗣,看你們還惦記誰。

遣散了眾臣,拓跋紹一不做二不休,立即封鎖四門,並派人偽造聖旨,向魏燕邊境尋那拓跋嗣去了。

拓跋嗣為了配合宋珺的滅燕大事,一直釘在魏燕邊境。燕國邊關將士高度緊張,始終不敢抽身前去救援廣固。

十一月八日上午,拓跋紹的欽差手持聖旨,趾高氣揚闖進了拓跋嗣的大帳。

“拓跋嗣接旨!”

端坐大帳的拓跋嗣臉沉如水,紅腫的眼睛緊緊盯著來人。

“大膽拓跋嗣,快快接旨!”來人色厲內荏,大聲怒喝。

“來人,拿下!”

隨著拓跋嗣一聲令下,兩邊衛士魚貫而出,將來人扭住。

“你這逆賊,竟敢抗旨?”

拓跋嗣冷森森一笑,喝道:“將此人斬首示眾,進京平叛!”

原來,庾嶽在四門封鎖之前,已經派人快馬通報了拓跋嗣。

拓跋嗣舉兵進京,未費吹灰之力,便將拓跋紹擒獲,連同賀夫人,一並斬首。拓跋嗣猶不解恨,還將殘殺拓跋珪的幾個宦官處以淩遲之刑,開了中國曆史上最早的淩遲先河。

國葬之後,拓跋嗣正式登基,是為明元帝,改元永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