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四、海盜上岸(2 / 2)

可是好官是好官,卻不懂軍事。

盧循揮師入粵,吳隱之死命抵抗依然做了俘虜。廣州本是盧循的老巢,信眾立即群起響應。控製廣州之後,海盜們兵分兩路,一路由盧循率領,沿湘江北上,進攻長沙;一路由徐道覆指揮,沿贛江北上,直指豫章。

與此同時,荊州劉毅也傳來急報。

益州譙縱公然豎起了反旗,建立了蜀國,定都成都,並派手下第一大將譙道福率兵向荊州挺進。

這是明顯的趁火打劫,地地道道的小人行徑!

不僅如此,還有一個久違的老朋友也從譙蜀出發,從另外一路向荊州撲來。

這個人,就是桓謙。

對於宋珺的要求,姚興極力配合,數次出動人馬圍剿潛藏在大秦的桓謙殘兵。一直緊跟桓謙的何澹之被殺,桓謙東躲西藏,萬般無奈,隻好潛入梁州,投靠譙縱。

梁州本來就是桓家的老地盤,桓謙落腳梁州,立時響應者雲集,門生故吏紛紛來投。

啥意思?你這是來投靠我還是跟我搶地盤?

譙縱不由分說,立即將桓謙一行軟禁。

可憐的桓謙,一下從雲端跌入穀底。

還好,盧循回來了,譙縱見有機可趁,不但放了桓謙,還給了他兩萬兵馬,讓他反攻荊州。

大晉全國震動!但沒有人為此慌亂。

因為,在建康坐鎮的是宋珺。

隻要有這一根定海神針,什麼樣的風浪也不可怕。

麵對來勢洶洶的各路賊眾,宋珺沉著冷靜地下達著指令。

他令劉毅放棄桂陽(今湖南郴州)、湘東(今湖南衡陽)、長沙各郡,堅守江陵,郭銓速率雍州之兵南下馳援。

令何無忌集中兵力,堅守尋陽,等待援兵。

令豫州魏詠之集結人馬,向豫章、尋陽靠攏。

令朱齡石率三千人緊急馳援江州。

守衛建康的主力正是朱齡石。把朱齡石派出去,建康隻剩下檀道濟特戰隊和謝冰女兵隊。

大晉不是無兵,而是太過於分散。目前隻能以堅守為主,等大軍集結和劉裕大軍回來,再行反攻。

江州,尋陽,刺史府。

江州刺史、大將軍何無忌正和部下研究如何迎戰徐道覆。

長史鄧潛之進言說:“賊軍艦船比我們高大,又是順流而下,來勢洶洶,我軍隻有三千之眾,兵力不足,應避其鋒。末將以為,我們可掘開南塘的堤防,使贛江水位下降,賊軍的大船行進就會變得困難。然後我們可以集中兵力扼守豫章、尋陽二城。隊長聞之,一定會派部隊來支援我們,援兵一到,裏外夾擊,賊軍可破。”

何無忌搖搖頭道:“掘開南塘,下遊百姓豈不陷入水災之中?我們就是勝了又有什麼意義?此議斷不可取!”

參軍朱超石上前道:“賊軍人多勢眾,且多是亡命之徒,不可輕視。隊長已經命令我們堅守尋陽,同時集結各郡縣的軍隊,集中優勢兵力再行決戰。請大將軍三思!”

何無忌輕蔑一笑道:“手下敗將,何足道哉?我飛豹攻無不克,戰無不勝,豈是區區反賊所能抵擋?隊長的話有道理,可他也說過,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豫章是敵必攻之地,我們且去豫章,是守是攻,看情況再說!”

驕兵必敗,古之皆然。何無忌一世英雄,戰功赫赫,竟也走了謝琰老路。

眾人得令,整合戰艦,出尋陽向豫章開進。

然而,就在何無忌率艦隊急速挺進之時,豫章守軍已經潰散,豫章失陷了。

本是郭昶之的降軍,可不是飛豹。

何無忌完全不知情,挺進到豫章附近時,與徐道覆迎頭撞上。

區區反賊,也敢和我飛豹較量?何無忌冷笑一聲,揮軍進攻。

可是這一回,何無忌完全沒料到,他的對手是盧循手下第一大將徐道覆。

我也就怕宋珺劉裕,你何無忌算什麼?

被劉裕打得落荒而逃的徐道覆,蟄伏海島後,痛定思痛,對飛豹的戰略戰術很是認真研究了一番。無論武功還是謀略,比前幾年都已精進不少。此時,見何無忌一味猛攻,佯作不敵,向後退卻。

何無忌不知是計,還以為徐道覆怕了自己,更是戰意盎然,猛追猛打。

突然,從西岸站起數百弓箭手,向緊緊追趕而來的飛豹軍射出了一波又一波密集的箭雨。

飛豹軍猝不及防,頓時倒下一片。朱超石當場壯烈犧牲。

徐道覆見計得逞,立即指揮戰艦回身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