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十二、兩條戰線
再看看譙縱如何迎敵。
也許是當皇帝太安逸大腦生鏽,也許是宋珺兵來太緊張嚴重神經衰弱,譙縱在得知劉毅舉兵西來,以為內水疑兵為晉軍主力,立即令譙道福從奉節回兵,率領蜀軍主力前往涪城(今四川三台縣北);中水和外水,也都派了小股部隊駐防;令前將軍侯暉駐防於彭模(今四川彭山縣東),大將軍譙撫之防守牛鞞(今四川簡陽縣西),將軍譙小苟把守打鼻要塞。同時,緊急向大秦求援。
他也不算錯。內水疑兵,皇甫敷父子也不是好惹的,碰上他們,照樣能要他的命。
他知道近年來大秦和宋珺緩和了關係,不至於為了他和宋珺翻臉,但唇亡齒寒,梁州緊靠大秦,對大秦總是個威脅。如果大秦真的願意幫忙當然好,不出兵也沒那個指望。
他哪裏知道,燕姝早已奉了宋珺之命,回了大秦,任務就是勸說姚興不要蹚渾水。
連屬國大燕都不管,姚興當然不會傻到出兵幹涉大晉內政。盡管姚緒姚碩德兩兄弟已經年邁,幾個兒子特別是二兒子姚弼極力主張出兵,但姚興還沒老糊塗,敷衍了蜀國來使幾句就不聞不問了。
譙縱本來就沒指望大秦,心反而定了下來。
打不贏我還不會跑嗎?
將士們要是知道他們的君主從一開始就想著跑,估計要吐血。
劉毅進了四川盆地,進軍神速,很快推進到彭模。
彭模緊鄰岷江,分成南北兩城,侯暉早已在此連營固守,其中北城地勢較險,兵力也比較雄厚,而南城較薄弱。
按照飛豹一貫的原則,應該是集中優勢兵力,先打弱敵。
但是這一次,劉毅卻反其道而行之。
眾將不解。
劉毅沉聲道:“兵無常勢。我們可以輕易攻克南城,但不足以震懾北城。敵人料定我們不敢直接攻打北城,我們完全可以出其不意。打下了北城,南城便不攻自破。更何況,我們遠道而來,糧草難以接濟,必須速戰速決。”
他的脾氣大家都知道,一旦下了決心,沒有幾個人能改變的。而且,這種硬碰硬的戰法,更適合飛豹將領的口味。
於是,飛豹對北城的戰鬥打響了。
侯暉萬萬沒料到劉毅居然直接打他的北城,一時慌了手腳。
當然,他就算不慌亂,也不是劉毅對手。
激戰一天,彭模北城落於劉毅之手。侯暉等譙蜀大將悉數被斬,南城人眾盡皆逃散。
劉毅挾勝利之威,直搗成都。
與此同時,由中水進發的臧熹也是所向無敵,進*廣漢。
譙縱真正慌了。
因為成都已經無險可守。
和人家飛豹打仗,那是鬧著玩的嗎?現在好了,人家打到家門口了,還是收拾收拾逃吧。
找涪城的譙道福去。
遠在涪城的譙道福得知成都危急,急忙抽調了五千精兵勤王救駕。走到半路,竟與譙縱迎頭撞上。
“皇上,你怎麼……”
譙縱垂頭喪氣道:“沒想到宋珺大軍如此厲害,成都無險可守,朕隻好出來尋你了。”
看著昔日儒雅的主上未曾迎敵就落荒而逃的狼狽像,譙道福內心一陣悲哀和惱怒。
他沒好氣道:“皇上,臣已點齊援兵,隻要你能堅守一時半會,我們裏應外合,完全可以克敵製勝。你如此棄城而逃,我們還怎麼跟人家打?”
譙縱歎口氣道:“罷了罷了,我們還是往涪城暫避一時吧!”
“涪城?成都都守不住,還指望涪城?皇上,國勢如此,人家還能放過我們嗎?我們能逃到哪兒去?”
譙道福越說越氣,竟然一把拔出寶劍,指著譙縱道:“大丈夫創業,誰不艱難?我蜀中大好基業,竟然被你這昏君斷送,你有何麵目去見列祖列宗?”
說完,將寶劍往前一擲,正中譙縱馬鞍。
譙縱又驚又怒,沒想到譙道福竟然說翻臉就翻臉。看來,這次來投靠他是個錯誤,就是他能念舊情讓自己苟活,也是討不到好處的。
沒說的,繼續逃吧,逃到哪兒算哪兒。
但這次,沒人願意跟著他逃。
落毛的鳳凰不如雞。醜陋點倒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家專門要找這隻鳳凰算賬,跟著他不是尋死?
譙縱無奈,隻好獨自而去。
趕走了譙縱,譙道福這位大將軍的豪氣倒起來了。
皇帝輪流做,今兒到我家。咱也是譙家子孫,有何不能?
“弟兄們,如此無道昏君,我們保他何益?我們蜀國,地大物博,人傑地靈,完全可以與大晉分庭抗禮。我們都是蜀中子弟,為了家鄉父老,我們也應該團結起來,打敗了大晉軍隊,我們的榮華富貴就滾滾而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