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後,蘇菲帶著蕭遙到樓上的臥室裏睡下了,而唐河則隻好在客廳中的沙發上睡下,按照蘇菲的說法,兩人來到這裏後一時半會的時不會走了,恰巧現在是普林斯頓的新生入學期,蘇菲會安排蕭遙進入學院係統的學習魔法理論。至於唐河,他靠這身怪異的魔力雖然不能成為正式生,但是蘇菲給他找一個旁聽生的資格還是沒問題的,倒是正好可以順便保護蕭遙,因為過幾天她便要到魔法公會去報告蕭千山的事情。既然如此,那麼現在也沒必要在到處去找房子了,反正用不了幾天新生就要開學了,到時候他就有宿舍可以住了。經過一晚上的接觸,她已經漸漸地對唐河解除了戒心。
躺在沙發上的唐河卻翻來覆去睡不著,倒不是因為對環境不適應(自然也不是想到樓上還有兩個熟睡中的美女),他是想起了自己下午看到的顯像寶石,又勾起了心中的念頭。他思來想去想要達成自己的願望,就必須先將顯像寶石的一次性問題解決掉。
前世拍電影用的膠片是靠光學和化學原理來拍攝顯像,顯像寶石雖然是靠魔法運行,但是也離不開光學原理。可是它隻能用一次是因為什麼呢,這倒是與膠卷曝光類似,難道也是有什麼化學原理?腦海中想著這些,唐河慢慢進入了麼夢鄉。
深夜,睡夢中的唐河閃現過一個念頭,是一句話還是什麼的,似乎對自己很是重要,猛地驚醒過來,睡意全無。可是當他坐起來後,卻發現自己根本想不起剛才夢到了什麼,急得他繞著沙發轉開了圈子。
半天之後,唐河始終想不起來,有些鬱悶地坐在沙發上,愣愣地聽著小白富有節奏的微鼾聲,腦中一動,隱隱抓住了什麼。
節奏、鼾聲--對了,是聲音,當初在船上蕭遙教自己魔法時,曾經演示過一個屏蔽聲音的魔法,還說過這是她父親獨創的。蕭千山憑著多年的經驗和深厚的魔法知識,曾經推測魔法本身具有波動性,隻是限於目前的條件無法實驗,而當他發現聲音也具有波動性之後,便嚐試著用魔法來模擬聲音的波動,意外地創出了這個靜音魔法。
可這些與解決顯像晶石的問題無關呀,自己為什麼會覺得重要呢?一定還有什麼事自己沒想起來的,唐河繼續努力的回想著。
有了頭緒之後,唐河很快便記起了夢中所想:聲音有波動,光線也有波動,光線因為波長等因素會分為紅橙黃綠青藍紫七色。那麼如果魔法也有波動的話,會不會因為同樣的原因才分為風火水土等各種魔法呢?
有了這個發現,唐河興奮的分析起來:當運用起不同波長的魔力時,便會產生不同類型的魔法,而波的頻率和強度決定了這種魔法的威力和本質,至於魔法用什麼形式爆發出來,則完全看魔法師本人的控製力和方法。那麼之所以魔法師學習魔法要靠吟唱,而且韻律還不能錯,正是由於要讓聲音達到特定的頻率了?嗯,還是不對,魔法師在達到一定水平之後是可以默發魔法的,再想想。
對了!魔法師魔力的增加要靠冥想來鍛煉,而發出魔法總是要在腦海中形成精神波動,這些都與精神力有關,那會不會所謂的魔力就是指精神力呢?可是精神力本身又怎麼會有那麼大的威力呢?自己原來的世界也有不少精神力出眾的人,可是充其量有點小小的特異功能,可沒有誰可以隨隨便便將一個個火球朝外丟呀!
會不會精神力隻是作為一種媒介出現,而這個世界中本來便存在著不同的魔法元素,當魔法師以特定波長頻率的精神力操縱它們時,便可以發出特定的魔法呢?如果這樣解釋的話似乎解釋得通,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很少有人能同時運用兩係魔法,畢竟這要同時操縱大腦發出兩道不同波長的精神力,一心兩用不是誰都可以玩得,何況這種肉眼看不見隻能靠經驗摸索的東西。至於為什麼連兩係以上的魔法師都少有,那可能是人生下來後本身精神力的波長範圍便不同,同樣的對於魔法元素的感應力也不盡相同,所以才有了魔法天才一說--這倒也不難理解,幹什麼也有天才,每個人都有與眾不同的地方,隻不過大部分人的才能展現在一些不起眼的地方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