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月仿佛永遠的陷入了沉眠,張雲找了無數名醫生診治她的病情,但卻沒有一人能說出滄月沉睡的原因,雖然因此事張雲感覺有些失落,但一個月過後,他便刻意地忘記了躺在避雷塔下的石棺中的那個女子,對於滄月,張雲已經盡力了,雖然她的結果不是很另人滿意,但張雲也沒有對她生出什麼愧疚之情,畢竟當初她險些害死了自己最親近的人,也許這個世界上真的存在報應這一說吧。
長安城在這段日子裏已經恢複了往常的喧囂,滄月這個凶神的名字似乎已經被人們淡忘,在張雲的見證下,整個大唐又發生了許多與曆史不和諧的變化,曾經張雲所勸導的那些貪官們,在嚐試著當一名人民公仆的過程中,第一次品嚐到了為人民所愛戴的喜悅,他們開始時的確是由於懼怕張雲所說的因果報應一說而開始做好事,但現在品嚐到甜頭了的他們,已經是真心真意的做事了。
當初為了迎合滄月所委派的計劃,張雲曾在唐玄宗的幫助下,修建了許多廟宇,其實這些廟宇從一開始修建,張雲便把它們按照後世學堂的模式建造,張雲其實是想掛羊頭賣狗肉,學著西方的教堂一樣,把廟宇與學校結合起來,其真正的目的,並不是為滄月樹立起神祁的形象,現在滄月已經對張雲構成不了威脅了,所以張雲便把他的計劃公開化了,在張雲的授意下,那些個為他所開的廟宇全部都改成了公學,聽說了此事後,為了能更加接近自己所信奉的神祁,一些秀才鄉紳便踴躍報名,成為了公學裏的老師。而聽說這公學是不收費的,還是神仙修建的之後,大批大批的學員湧進了這裏,其中很多都是貧民家的孩子,在古代裏讀書人的地位很高,但想培養出一個讀書人的費用卻不是農民階級所能承擔起的,既然現在有機會讓自己家的孩子讀書,那些家長們又怎麼會不踴躍呢,為了表示對張雲的崇敬與感激。這些公學都被世人們起了一個統一的名字“張雲學宮。”
學宮裏教導的不是太學裏麵所傳授的知識,而僅僅是教會人們如何讀書寫字罷了,在張雲看來,知識才是第一生產力,隻有把文化普及了,才能換來科技的發展,但過於宣揚什麼孔孟之道,也不是件好事,那樣會削弱一個民族的血性的。
學宮的經費來源,一部分是國庫,另外一部分卻是張雲的信徒們自己征集的,打敗凶神後的張雲,他的威名可以說是如日中天,隨便勾下手指,便會有大把的金錢由他那遍步天下的信徒們送來,這個時候為了更好的控製那些盲目的信徒,張雲覺得應該規範一下他們了,經過一個簡單的策劃後,以學宮為發展基地,以天下武林為中堅,以大唐的整個統治階級為後盾,以當初張雲所勸導的那些貪官為主要成員的雲門,也在張雲的親自授意下成立了。
短短一個月裏,雲門迅速崛起,成網狀以京城為中心向全國各地蔓延,雲門的教義很簡單,用張雲的話說,那就是:“無論做何事,捫心自問,隻要對的起天地良心就好,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這個世界上的事情就是這樣,很多人都揚言自己不信神鬼,但當他身邊的人都在傳揚神仙降世的時候,他卻會在心裏慢慢接受神鬼之說。
雲門還有待於發展,但張雲卻自問不是那快管理的料,所以他便把雲門裏的事物交給了自己最信任的人--柳飛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