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了皇帝近乎哀求的演說,大臣們被感動了,紛紛出言請求張雲以天下萬民為重。
當然這些人裏也有很小一部分人各懷鬼胎。
例如宰相張九齡此刻心中便是如此想的:如果戰爭打起來,那自己又要為那糧草的調度而犯愁了,當輜重、醫療、撫恤等等一係列的工作壓到了自己的頭上後,那自己不就要犧牲掉自己慰問失足女青年的時間了嗎?如果失去了自己的安撫,那些青樓女子該如何度過那些個孤獨的難眠之夜啊,所以現在還是“誠懇”一些求那神仙張雲,幫忙把小小的吐蕃解決掉吧。
而那些武將們卻想的是,如果戰爭開始,那自己被派到前線後,就可能獲得烈士這一光輝職稱,國家現在正值經費緊缺之際,自己又如何忍心讓國家拿出那麼一大筆錢來撫恤自己的家人呢?
所以,大夥一致請求張雲出馬。
看著群眾的呼聲如此之高,張雲那極力克製住的暴躁不安的情緒居反而恢複了平靜,看著眼前這些道貌盎然的眾人,張雲的嘴角掛出了一抹自嘲的微笑,心道:原本自己不想騙人,但卻身不由己的一直在騙人,看來這次自己真的得騙次人了。
不知不覺,張雲便如同一尊雕像般矗立在了朝堂上,靜靜的目視著眾人,他那一身功德金光再次使得他展現出了聖人一般的氣質。
這次張雲已經不是第一次演戲了,觀眾的智商之低,使得張雲產生了一種即使自己演技如何爛,也能應付過去的感覺。
自信的他這回終於展現出了自己那最為成功的一麵,目光聖潔慈愛,身形孤寂落寞。帶著絲絲憂鬱但又不失威嚴的聲音從他的口中,如同西天佛境中那永世不息不梵音緩緩道出。
一時間,張雲的形象仿佛竟真如同那傳說中普渡眾生的神佛一般,高大無比,讓人仰望。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竟然諸位都能以天下萬民為重,我張雲又有何不能,想想剛才,張雲竟然妄想推脫如此重大的責任,我實在是愧疚啊,雖然觸犯天條的懲罰對於我們神仙來說,十分可怕,會被削去五百年道行,但既然諸位此時如此支持張雲,那張雲的罪過便會由大家一起分擔,到時候我會請求玉帝,看看是否能讓諸位本應被壓入十八層地獄接受十年酷刑的懲罰減輕一些。諸位之胸懷,實在是讓張雲欽佩啊。”
說到這裏,張雲在群臣的目瞪口呆中,走到了皇帝的麵前,拉住了唐玄宗的手,有些黯然道:“隻是陛下身為天子,也陪張雲一起觸犯天條,恐怕日後飛升後,難逃那斬龍台上的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