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君臣相議】(1 / 2)

戀上你看書網 WWW.630BOOK.LA ,最快更新洗刀唱最新章節!

錢建葉與左羊一樣是兩朝老臣。但與他不同的是,錢建葉平日裏做事極為愛惜羽毛,瞻前顧後,謹小慎微。在三老和皇帝之間,經常充當和事老的角色。

原本這日是他休沐,當宮人來報說禦史大夫錢建葉求見時,崔始宸不由一呆。難道是為了調任朝臣的事?難道他最終也站到申屠庸的隊伍裏去了嗎?還是又為了之前外商稅收的事?

宣室宮,紫金閣。

錢建葉並不知自己的動作引起了新帝的多疑。隻是他年邁,腿腳也不好,顫顫巍巍好不容易走上這高聳的紫金閣,累得半天也緩不過氣來。

崔始宸賜了座,半閉著眼睛等著錢建葉平穩呼吸,一言不發。論年齡,這兩人相差了十幾年,觀念何止是代溝,簡直就是天塹;論觀念,一個心性多疑,野心勃勃地想要將整個朝堂控製住,另一個則被人稱為朝堂清流、蒼鬆翠柏,因了年老準備致仕,多少都有些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崔始宸隻需要他來做出個尊敬善待前朝老臣樣子。在朝堂上或許還能夠有問有答,可在私下裏卻沒有什麼來往,更別說專門找他議事了。

紫金閣內很安靜,氣氛安靜得有些尷尬。

錢建葉好不容易喘勻了氣,肅然臉色,恭恭敬敬地對著麵前年輕的皇帝行了大禮“聖上,老臣鬥膽請循君臣奏對之禮。”此言一出,崔始宸的眉梢一跳。君臣奏對是非常正式的問答,每個字都將由中書舍人記錄,以載萬年。若是要遵循此禮,那麼事情八成便和朝堂上那些齷齪沒什麼關係。

這樣想著,他的心情總算好了些,揚聲下令招中書舍人入閣。

研墨、鋪紙、提筆……中書舍人準備就緒後,氣氛陡然變得莊重起來。

崔始宸整理衣冠,神色凝重,身體微弓,不論對錢建葉有何看法,此時已是正式的君臣奏對,他必定要做出待人以國士,垂問天下的姿態來。錢建葉也整理好了衣冠,從跪伏的姿態改為跪坐,拱手對君問道“荀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敢問聖上,‘庶民之水’,何以穩之?”

“願聞其詳。”

“庶民者,所求不過吃飽穿暖,所懼不過天災人禍。人禍者,先是君主昏聵,親奸人而遠賢臣;後是官府殘暴,重稅收而輕民生。以至於哀鴻遍野,民生怨恨,從而推翻朝政。”錢建葉娓娓道來,“而天災,便是天降災禍。我俞國建國一百七十年餘,天災不斷。從江南道的洪澇、蝗災,到錫州的瘟疫、地動,還有地處極北的蒙、靈、涼三州,每年冬季都會爆發白災,天寒地凍,作物無產,牲畜凍死。百姓無糧可吃,無柴可燒,凍餓死倒不計其數。北三州地廣人稀,若是凍餓死絕了一戶,那便荒廢了一戶的土地。日久天長,我俞國雖有土地,卻無百姓居住耕做,屆時豈非被邊臨的清閩與蠻平生生占去,為他國做了嫁衣?”

崔始宸眼中露出思慮之色,“錢大人所言,是想要朕給北三州撥銀糧?”

“非也。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錢建葉從袖中拿出一隻小布袋,恭敬地承上,“還請聖上過目此物。”

他便親自伸手拿過來,感受了一下裏麵是什麼之後,有些疑惑地將內容物倒在桌上。頓時,出現在眼前的是一小堆粟米“錢大人,這是什麼意思?”

“此乃蠻平的粟種。”前麵鋪墊了那麼多,終於說到了正題,錢建**直了脊背,肅然道“老臣所言這許多,究其根本,正是‘安身立命’的道理。庶民百姓從來都是最質樸的,他們隻需吃飽穿暖,就能安分守己。隻要腹中有了糧食,頭上有片瓦遮身,便會對聖上感恩戴德,生不出反叛之心,忠誠地擁護皇家官府。‘衣食住行’當中,‘食’為最重。如今有此蠻平粟種,比俞國如今廣種的冬麥更加耐寒耐旱,產量穩定,還請聖上設立農學,推廣此粟種,可為安邦定國,足以支撐北三州百年不亂矣!”

崔始宸聽到此言,身軀一震,急忙將桌上的粟米抓了一把在手心,又撿起數粒放進口中細細咀嚼。感受到粟米結實的口感,他常年陰沉的麵上神情怔鬆起來,兩眼逐漸放出駭人的光亮,呼吸也不自覺地急促起來“錢大人,如今北三州的冬麥產量不穩,一季一收。此粟種收獲如何?”

“此粟米雖然也是一季一收,但是因為耐寒耐旱,產量比冬麥穩定得多。且此粟米根莖比麥子粗大,富含水分,可以製糖,可以釀酒,可以飼喂牛羊;其穀殼也可以用來養殖雞鴨,可以說是物盡其用!”此番話擲地有聲,也是錢建葉如今請循君臣奏對之禮的最大底氣!

崔始宸的呼吸頓時又粗重了幾分,他的內心中有一個聲音堅定地告訴自己,此粟米絕對乃是國之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