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初露鋒芒(上)(1 / 2)

秋天的雨就這樣不經意就來了。整個縣城籠罩在一種迷蒙之中,瑟瑟秋風,把秋雨吹進屋內,更吹進人的心裏。冷冷的。

外麵陰雨綿綿,縣衙二堂內卻氣氛熱烈。秋的陰鬱絲毫沒有影響到人的討論熱情。

“今年剛遭了水災,全縣除了西南那塊的莊稼還有些收成外,縣城以北基本上顆粒無收。今年的稅收,怕是難啊。”說話的是縣丞楊度,他是本地出身的老舉人,四十多歲了,可是兩鬢卻早已見霜華,眼角的皺紋隨著微笑時而出現,時而消失。

“如果上頭能免一部分今年的稅倒好辦些。隻是,唉……”主簿吳英歎了口氣,知道這事很難,“隻怕幾年秋後匪盜之事又將多起來。”

典史尹之則坐在一旁,若有所思。

這是王明義到曹縣來開的第二次碰頭會。第一次是他剛來曹縣的時候。他召集了縣裏的主要官吏,互相認識一下。而今天,主要是討論秋收的問題。眼看立秋已過,莊稼再有一個多月就陸續開始收割了。可是夏天的水患才剛剛退去,如今曹縣有很大一部分是洪水退後的泥濘地,秋收後,乃至整個冬天,老百姓如何能過得去。

“免稅倒是可以想一想。”王明義覺得免稅也不失為一個辦法,“我們據實上報,況且還有新來的督察使大人,請他看一看我們縣的情況,也許能行得通。”

其他三人聽到縣令大人的這番“高論”,不禁暗暗搖頭,畢竟是剛出仕的年輕人,這些事都不懂。

典史尹之忍不住提醒道:“我們也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免稅上,還要靠我們自己想辦法。”

王明義心想也對,就說道:“的確,我們也要自力更生,想盡一切辦法解決這些困難。”

眾人見王明義還沒有明白尹之的話的背後含義,都暗自歎了口氣。縣丞楊度道:“這免稅之事,雖為上策,可是就我等這些年的經驗來看,從大明創立至今,曹縣還沒有免過一次稅。恐怕,這免稅之事,也隻是我等在這裏討論一下而已。”

楊度的話說得再明白不過,想免稅基本上是不可能了。王明義忍不住撓了下鼻子,這是他思考時最不經意,也是最常見的動作。

“各位都是縣裏的元老,你們對這裏比我熟悉,還懇請各位知無不言。”王明義拱手向三人行了個禮,三人趕緊站起來,還了個禮。

可是三人似乎早有了默契,均閉口不言,要麼就是隻言片語,說點別的無關的事情。

王明義知道自己一個舉人做縣令確實在大明朝還沒有多少先例,自己又這麼年輕,這幾個老家夥說不定就是想出出自己的醜,至少也是想考驗一下自己。

想到這裏,王明義也就不急於拿出個計策,讓典史尹之把今天討論的做了個總結,便把眾人散了去。

王明義來到曹縣,先把曹縣各個地方能看的都去看了一下。這洪水剛過,秋雨又來,曹縣的天空布滿了陰霾。

“二哥,你忙呢?”

王明義正想著如何解決這秋收、秋種的問題,一個清脆的聲音響起——原來是林意涵端著茶進來了。

“這是衙門議事的地方,你怎麼能隨便來?”王明義說著就要趕林意涵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