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守歲(1 / 2)

辣椒原產於南美洲,隔著茫茫大洋,衛平隻怕這輩子都不可能再吃到了。但是在辣椒傳入華夏之前,華夏人就不吃辣了?顯然不是這樣,不然的話,這個“辣”字又從何而來?為了能夠找出一種食材來替代辣椒這種重要的調味品,衛平也是煞費苦心,派人多方打聽。結果還真被他找到了。

在這個年代,無論北方還是南方,許多地方常用的食材裏都沒有一種能夠帶來辣味的。但從一位來自西蜀的商人口中,衛平卻得知了辣椒的替代品。早在兩百年前,川人就開始用茱萸做菜,取得正是茱萸的辛辣鮮香。

因為當時還沒有炒菜,川人食用茱萸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做成魚鮓或者肉鮓,也就是醃魚或者醃肉,另一種是在燒湯時放幾粒茱萸果做調料。不過在一些有錢人家,已經開始把茱萸熬製成辣油了。做法也不複雜,把茱萸連枝帶果,按照一比十的比例跟豬油放在一起煎熬,這樣得到的辣油叫做藙,倒是有點類似於後世的熟油辣子。

後世常說湖南人不怕辣,四川人怕不辣,貴州人辣不怕。但現在衛平也不得不承認,在吃辣方麵,川人確實走在了前麵。這或許跟四川獨特的環境有關,但這已經不是衛平所要探究的內容。有了茱萸,他已經能夠烹飪出大部分家常川菜了。

當然,茱萸略苦,味道畢竟跟辣椒還有一定區別,再加上爐火的火候不行,做出的川菜也不可能和後世真正的川菜一樣。但在這個年代,能達到這樣的水平就已經足夠了,裴頠現在就吃得連呼過癮。

按照衛記酒樓的規矩,新菜品在一個月之類不得外賣,隻能在店堂內享用。在這一點上,隻要賈府是個例外,就連皇帝司馬炎如果想在宮裏嚐個鮮,那也必須等到一個月以後。不過,以賈充善媚的性格,得了新菜品之後,自然會主動送進宮去。衛平清楚這一點,他也是在給賈充創造一個拍司馬炎馬屁的機會。畢竟鞏固了賈充在皇帝麵前的地位,對身為賈充女婿的衛平來說,也同樣是有利而無害。

隻是看到裴頠現在心滿意足的樣子,衛平知道,從此擁有這項特權的人又要多了一個。想到這裏,他不由笑了起來:“裴兄,你若是覺得這些菜還吃得過,以後盡管派人到酒樓去取。”

裴頠卻擱下筷子,笑道:“家姐說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衛平眉頭一皺,沉聲道:“此話真是令姐所說?”

裴頠嘿嘿兩聲,說道:“在下也勸過家姐,等到明年開了春,她就是你衛們衛家的人了,又何必急在一時。”

衛平頓時明白了裴頠的意思,這是變相地提醒他兩家的親事。確實,裴家既沒有酒樓之類的產業,裴頠姐弟也不是那種喜歡覬覦別人秘密的人,倒不一定真想討教這些菜肴的烹飪之法,無非就是給衛平提個醒。

裴衛兩家的這門親事已經在朝堂上公諸於眾,而且司馬炎也為此頒下了詔令,衛平根本無可回避。隻是衛平畢竟來自後世,在思想上還是不大能夠接受這種連麵都沒見過一次就成為夫妻的情形,他聽了裴頠的話,不由靈機一動,說道:“裴兄,你我父母均已辭世,倒也無須守那許多規矩,何不請令姐出來一見,衛某可以當麵教授她烹飪之術。”

這也算作另類的將計就計吧。

“這個……”裴頠沉吟片刻,說道,“衛兄稍等,待某問過家姐。”

這個年代女子雖然沒有什麼地位,但裴家卻不同,裴慧的事情,裴頠這個做兄弟的是做不了主的。哪怕是讓她和衛平見一麵,這也要征求她本人的意見。

過了一盞茶的功夫,裴頠從後堂去而複返,還是他一個人,隻是手裏多了張書途徑。衛平展開書簡一看,上麵隻有兩行娟秀的字跡:三月初三,洛水河畔。裴慧不肯出來相見,衛平可以理解,畢竟人家是女孩子,總要有一點矜持嘛。可是,既然有一點矜持,卻為何又要約在郊外見麵呢?

又過幾天便是大年三十,這也是衛平來到這個世界之後安安逸逸過的第一個新年。春節是華夏人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之一,很多習俗都經過了上千年的積澱和傳承才出現的,在這個年代還沒有,衛平也不好隨便去“創造”,免得惹出笑話。而在這些習俗之中,祭祀祖先顯然最為重要。